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温登峰是从帮扶单位西南石油大学选派到蓬安县锦屏镇鹅项颈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不到4个月时间,他就与当地村民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驻村第一件事,就是先过语言关。捡水啥意思呢?就是去露天的沟渠、堰塘挑水吃。温登峰来到村里才知道,这里距离嘉陵江不到3公里,却还要捡水吃。现在打了几口机井,基本不缺水吃了。
温登峰(左)和唐兴川(右)交流土鸡蛋销售经验。
从订单下手土鸡蛋变“洋气”
鹅项颈村是蓬安县锦屏镇最为偏远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交通较为闭塞,居民增收途径少、生活水平较差,2014年被识别为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已于2016年退贫。
土鸡、土鹅养殖是该村多年发展的扶贫产业之一,规模较大。以鹅项颈村6组养鸡大户唐兴川为例,他养殖红瑶鸡4年,年出栏土鸡规模在1万多只,还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养殖。然而,一场新冠疫情袭来,当地畜禽批发市场不再宰杀活禽,唐兴川的土鸡销路也受到很大影响,到今年3-4月,仍有3000多只土鸡存栏。
鸡长大卖不掉,光吃食不长肉,只能让养殖成本逐日增高,而且影响后续购进鸡苗。唐兴川主动跟温书记联系,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温登峰协调各方资源,想办法在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朋友圈等渠道广发销售信息,一旦有订单,就让养殖户通过快递物流发货,这样逐渐打开了销路。
线下不通走线上 柑橘畅销
除了畜禽养殖,晚熟柑橘也是鹅项颈村的扶贫主导产业之一。
“我们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奉节脐橙,产量挺高,一亩地能产1500斤左右,亩均效益1650元。”鹅项颈村党支部副书记陈乾海介绍。
去年11月起,许多贫困户采下的柑橘来不及销售,都入了土窖,准备开年卖个好价钱,结果因为疫情影响,线下渠道没法走动,全村滞销柑橘近6万斤。
温登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马上着手寻找买主,又通过学校内部群广发“英雄帖”,以30元10斤的价格、快递包邮的方式,一共出售柑橘2万多斤,通过其他渠道又销售了3万多斤。
“从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开始,西南石油大学前后派驻了三任第一书记。第一任书记带头搞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村级纽带作用,引进柑橘产业,为鹅项颈脱贫奔康打好了底子;第二任书记引进养猪场、土鸡养殖、黄精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柑橘产业,拓宽了老百姓脱贫增收的路子;第三任书记温登峰来村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这第一把火烧得很旺,也让贫困户挣得了票子。”陈乾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