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江阳:用青山绿水谱写创富故事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7-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平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垃圾不见了,环境优美了,客人来多了,农家乐火了,钱袋子鼓了!”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杨桥村,发现因为环境的改善让这里的农民受益匪浅,“周五农庄”老板周楷还高兴地念起了他自编的顺口溜。杨桥村地处泸州杨桥湖风景区的腹地,近年来,杨桥村依托地处泸州城郊和景区腹地的优势,着力打好“环境卫生治理牌”,叫卖“青山绿水”,让杨桥村的3000多村民走上了“环境创富路”。

image.png

环境美了乐了杨桥村农家乐老板

    整治环境 农家乐生意火了
  “现在环境好起来了,每天都有10来桌包席,尤其是节假日,我的农庄‘满堂彩’是常有的事。”近日,笔者来到杨桥村“周五农庄”,农庄负责人高兴地介绍说,脸上的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不只是“周五农庄”,现在在杨桥村,依托景区开办起来的20多家农庄或农家乐都很热闹。但在几年前,因为村里的环境脏乱差,污水甚至不时流入湖中,极大影响了杨桥湖的水质,农家乐锐减至几家,而且门庭冷清,别说前来农庄订餐吃饭,就是前来杨桥村休闲的市民都寥寥无几。
  2018 年,江阳区投入1000多万元,对杨桥湖进行了雨污整治。同时,杨桥村也将保洁人员由6人增加到了18人,垃圾清运车每天两次往返作业。村民小组也将责任落实到人,农户院落和房前屋后实行“三包”。
  成效立竿见影。环境治理后不仅村里垃圾不见了,村道干净了,杨桥村民也开始尝到了甜头,农家乐也由之前的5家增加到了16家,来杨桥村休闲和玩耍的人越来越多。杨桥村党支部书记冯德珍告诉笔者,2019年来杨桥村休闲和到农家乐吃饭的市民游客超过10万人,村民的农家乐逢周末和节假日还要提前预订,全村农家乐一年营业额超过了1000万元。
    延伸链条 生态蔬禽鼓钱袋
  “张思才,你明天给我准备豇豆、番茄和莴笋各20斤,鸡鸭各五只……”如今在杨桥村,随着农家乐的火爆,村里从事生态蔬菜种植和家禽养殖的村民也尝到甜头。依托火爆的农家乐,村民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家禽在村里就卖上了好价钱。
  由于杨桥村的10多家农家乐经营的菜品主要是豆花、土鸡、柏乡腊肉和生态时令蔬菜,村民们这两年就扩大了黄豆、蔬菜种植规模和土鸡土鸭和生猪的饲养量,而家家户户种植的蔬菜和养殖的生态猪和生态土鸡鸭也不再外销。尤其是每到农历十月后,村民家家户户的炕头上都挂满了金黄的腊肉等游客上门。游人在品尝了原味农家饭后,走时也不忘买上一块腊肉或带上一只土鸡土鸭,或三五斤地头现摘的时令蔬菜。
  “去年我家养殖的5头肥猪全部熏制成腊肉存放,除一部分销给村里的农家乐外,相当一部分就被游人买走了,每公斤的价格达到40元,是卖鲜猪肉的2倍,这都是环境卫生治理带来的好日子呀。”68岁的杨桥村12组村民陈兴才谈及环境卫生治理,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容满面。
  据悉,近两年随着杨桥村的村容村貌变美后,超过10万的泸州及周边休闲市民到来,在搅热了杨桥村的同时,当地村民靠着经营农家乐或出售生态鸡鸭和时令蔬菜,一年下来一个家庭少则收入3000多元,多的超过50万元,实实在在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