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阆中:决胜脱贫攻坚 幸福花开药柏村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7-13

    四川三农新闻网南充讯(通讯员 莫子君 张晓东 陈琳)仲夏七月,距离四川省阆中市城区45公里处的石滩镇药柏村处处皆景。田地里秧苗茁壮成长,玉米成排成行;脱贫奔康产业园里群众辛勤劳作,果实缀满枝头;村子里水泥路蜿蜒延伸,农家院舍修葺一新……一幅致富奔康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image.png

药柏村产业园。

  培训给力 农民争当技术掌门人

  位于阆中市东南方向的药柏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小山村,2017年阆中市社保局接手该村的定点帮扶工作时,村里已先后更换了两个帮扶单位了,村级整体水平发展滞后。面对整村落后的实情,该局23名帮扶干部并未退缩,郑重接过村里145户贫困户396户非贫困户的帮扶重任。

  据走访了解,该村贫困户数占总户数26.8%,贫困人口数占比大,受长期环境因素制约,导致许多村民户清洁卫生差、生活习惯差,群众普遍缺乏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怎样拔掉穷根,带领本村群众致富,作为帮扶单位的社保局决定首先从转变群众的观念出发,在全村进行“志智帮扶”,在脱贫路上不落下一户、不落下一人。

 扶贫扶智,重在引导。“我们坚持年初做好培训规划,围绕老百姓切实需求,开设种养殖技术、家庭生活技能、日常安全知识、环保卫生知识、文明新风等课程,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进一步激发广大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促使他们通过劳动技能知识的掌握,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增强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从而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成果,彻底摆脱贫困!”阆中市社保局局长石凯介绍说。

  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阆中市社保局组织培训老师在药柏村蹲点调研,认真听取村两委关于本村项目建设、惠民措施、民情民俗等相关情况介绍,大量走访聆听群众意见,结合实际因地因材施教,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起村民参与的积极性,涉及内容大到国家政策法律,小到家庭经营理财、环境卫生、待人接物、文明礼仪,一样都不落下,把知识讲解、矛盾化解、人文关怀做到有机统一。

  培训学到技术。今年52岁的贫困户侯开波原来在广东一家酒店打工,后来因为妻子得病、双方父母都年事已高需要照料回到家中,一直苦于没有技术没有活干。村上的技术培训和农民夜校,让他兴趣倍增,每次都参加,仅有桑树修剪基础的他学习了田间农作物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自家果园做试验,反复钻研果树栽培及养护技术,并于2017年取得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证书,成为当地的“土专家”。村上的150多亩奔康产业园建成后,他第一个入园,成为了奔康园管理的技术管家。他天天扎在园区里,以过硬的管理获得了2019年奔康产业园的大丰收,他的工资也由以前每年的1万元涨到现在的3万多元。“我虽然是一名贫困户,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实现了我的价值,我们就是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造福社会!”快言快语的侯开波说道。

  据初步统计:2018年—2019年,全村共开展了7轮35场农民夜校培训,参训数量达到3000多人次,真正把知识、信心送到了每一位村民的心坎上。同时为了促进培训效果,在全村大力实行“六顺、六净、六知晓”先进家庭评比活动,按照指导—整理—打分的方式督促全村村民全面整治家庭环境卫生,配合展板、专栏、广播多种方式宣传引导,把健康卫生知识、好习惯、好风气带到各家各户,人居环境得到大改善,村风村貌得到大转变。

“郑书记,我们家这次为啥一个奖都没有呢?”“你们家的环境卫生比较差,需要好好整改并保持,下次评奖自然就有资格竞争了。”村民冯大政在评比会后拦住村支部书记郑登茂问道。现在,知耻而后勇的冯大政已经将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爽心悦目。

  村民郑登均是该村的养猪大户,年产100多头生猪,以前污水直排,臭气熏天,周边邻居对此意见很大。借助“六顺、六净、六知晓”先进家庭评比活动时机,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就将评比现场会开到了他家里,督促整改,并现场学习养殖农户的清洁卫生好的做法。后来,他家迅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污水和臭味都没有了,已然成为了村上的致富带头人。

image.png

  电商助力 农副产品遨游大中国

  网络销售新风扑面,社保局也给药柏村带来了电商“福音”。6月27日,在药柏村电商服务站,站长侯林正在忙碌着整理相关农产品订单信息,组织货源和加工服务。“前几天刚把上万斤挂面卖掉,近期需要新菜籽油的订单又多了起来,我正在准备菜籽开始加工!”

  随着全村的脱贫摘帽,种养殖业蓬勃发展,农副产品日渐丰富盈余,把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迅速销售出去,让它增值变钱,真正的增加贫困户收入,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的困扰,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社保局联合乐山商业银行、石滩镇村两委一起行动,在全村大力推行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消费扶贫模式,扩大上下游产业链条连接,于2019年在药柏村成功建立起了产业扶贫电商服务站,精准服务每一户贫困户。

  该村电商服务平台是以药柏村老村委会为阵地升级改造而来,并引进了该村米面油加工坊侯林为电商平台管理业主,先后投入资金5万余元,按照电商平台建设标准,对平台办公室、仓储室、加工房、包装室、网络电脑设备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总建设面积达600多个平米,建立起了适宜加工、存储的良性环境,同时建立了收购价格、加工、销售、产品质量等完整的标准体系。

  2019年10月,奔康产业园3万多斤“爱媛38”柑橘大面积投产,面对几万斤水果,电商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时间,社保局会同村上干部筛选分类、印制包装、营销宣传、打包运输,忙的不亦说乎,在20天时间内就将3万多斤柑橘外销成都、云南、广东等地以售完售尽,并由此增加了村集体近20万元收益。

  作为电商平台管理业主的侯林,更是最直接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将他原来农产品加工买卖市场扩大到数倍以上。药柏村大米是优质杂交水稻种生产的,在独特的当地高山气候条件下,出产的大米产量高质地好,2019年一个广而告之,就销售了大米7000多斤,今年又一次性收购了20000多斤小麦加工成面粉和手工挂面,很快便销售一空,其它如鸡鸭、蛋类、牛羊猪肉、水果等更是不计其数,如今只要广播和微信一个通知,村民们就会将农副产品送到电商服务站,或者侯林亲自上门收购,在较短的时间,药柏村的农副产品就随网络和物流销向全国各地。

  “我们村上有这样的电商平台真的太好了,农民不再为种养殖销售发愁了!”“我们把农产品收购加工环节与电商平台无缝对接,使农副产品变成了商品,药柏村的土货走向全国各地了!”第一书记赵兴文说道。

  “药柏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其带动上游种养殖农副产业发展和下游产品营销与收入增加,大大巩固了脱贫成果,实现了村级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社会稳定多方共赢,体现了社保局真帮扶、真脱贫的后续发力成效,架起了消费助力扶贫的幸福桥梁。”石滩镇党委书记张勇说道。

  据了解,该平台运行一年多以来,全村541户村民中的145户贫困户、310户非贫困户通过电商服务平台,把他们吃不完的大米、小麦、水果、鸡、鸭、蛋类、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全部销售完成,累计收入60多万元,90%农副产品在市内基本全销售不滞留,目前整个村的农副产品供不应求,集体、个人收入明显增加,当前全村人均收入在15600元以上,有效的巩固了脱贫成果,如今以药柏村为中心,服务周边村镇千家万户农村生产单元的电商网络已经悄然形成。

image.png

  扶持加力 山村群众住在福窝里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当先。为了调动药柏村农民种养殖积极性,促进产业规模化、管理效益化。2017至2020年的3年间,社保局先后投入70多万元进行产业发展扶持,邀请专业机构对全村小麦、水稻、玉米种植、家禽饲养等跟踪服务,农药、病虫害预防全部实行统防统治,保障产品全生态绿色、全高品质输出;同时对村150多亩的“柑橘爱媛38”奔康产业园,从树苗施肥、防虫、挂果护理、销售等全方位一条龙管理,村上的种养殖产业从种植到病虫害预防,再到收割销售全方位服务到底,大大保证了农副产业发展的产值产量。

  产业的兴旺,基础设施的完善,干群的和睦融洽,是今日药柏村的新风尚!

  “我们帮扶干部和贫困户、非贫困户就像亲戚一样亲密无间,我们每个职工和他们建立了微信群,随时在群里互动,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而且哪家老人生病了需要什么药物、哪家有时需要什么生活物品,我们的帮扶干部随时可以给他们带下去,就像子女们一样常回家看看!”药柏村老党员郑登茂说道。“在每年的春节、元旦、建党节、中秋节等节日,帮扶干部还和村上的党员、群众一起开展活动、交流思想,共话脱贫奔小康!”

  在2020年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社保局和村民们一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疫情期间,20多名帮扶干部和100多名村民们积极捐款捐物,共计捐款3.94万元及大批口罩、方便面等物资……党员侯华昌义务消杀40多天,分文不取,在广东打工的村民李天容为村上和镇上捐献口罩、方便面和矿泉水等物资上万元。村民们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的举动,无不令人动容。

  三年来,药柏村的全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6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0元以上,144户贫困户入股奔康园实现利益联结,4人成为了村上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郑坤明,在家参加了农民夜校培训后,积极流转承包该村土地,种植了30多亩爱媛38柑橘和30亩蔬菜,成为该村的脱贫致富典型。像他一样,该村有10多户贫困户学有一技之长,并走上了致富之路。

  “现在的生活,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几年的帮扶简直超过以前几十年的变化,我们村上的公路畅通,水电气都有,药柏村的老百姓简直生活在福窝里。土地流转有补偿,到园区务工有收入,年底有分红,安逸得很啊!”村民候开波说道。

  药柏村的变化看得见,广大村民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由原来的60%提升到现在100%,生活的优越感、幸福感大大提升。如今的药柏村只是阆中市脱贫攻坚中的一个缩影,它的华丽嬗变是帮扶单位和贫困户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真脱贫,脱真贫,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当今各级帮扶干部对组织、对人民书写的时代答卷。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