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付久焱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感谢陈书记又给我送来消毒石灰,我对养好生猪的信心更足了。”6月29日上午,当泸州市纳溪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文刚,将单位出资购买的石灰送到所联系的白节镇来龙村养猪大户杨宗才手上时,喜得杨宗才连连道谢。
当天,像杨宗才一样领到区委政法委送来的石灰的养猪农户就有10户,这也是纳溪区委政法委联系帮扶来龙村4年多来,为村民办的实事之一。
来龙村曾是纳溪区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2016年,纳溪区委政法委对口联系帮扶来龙村后,出钱出人出力。特别是派出政法干部王国辉到来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王国辉在政法委各部门的支持下,大胆工作,跑项目、跑资金,带领村民修通致富路。4年多来,来龙村通过项目和捐资等方式筹资,金额超过1200多万元,新修硬化水泥公路18.7公里,不仅实现了村道通畅,社社也通了水泥路。
陈文刚(左)向杨宗才了解生猪养殖情况
路通了,纳溪区委政法委又积极帮助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富民。来龙村是白节镇万亩竹海核心村,政法委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利用丰富的楠竹林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并采取引来企业和爱心人士回购的方式,助农增收。这几年,来龙村家家户户都发展林下土鸡养殖,每年出栏生态土鸡都在万只以上。
同时,纳溪区委政法委还借助“回引工程”,力邀在外发展得很好的村民带着资金和技术返乡,规模发展特色水果和中药材种植。目前,来龙村已发展苹果桃、蜂糖李等特色水果1000余亩,发展黄姜、重楼等名优药材200多亩。
路通畅了,产业兴起来了,村民的腰包鼓涨了。2017年,来龙村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来龙村经过几年脱贫攻坚战,村民虽然脱贫致富了,但个别村民的思想素养还没有完全脱贫。”纳溪区委政法委负责人说,物质富裕了,精神也要富起来。从2018年开始,在政法委的主导下,来龙村在全体村民中开展了“三星”评选活动。“三星”,即“孝亲敬老之星”“自强致富之星”“老有所为之星”,并在每年的重阳节聚会上,进行隆重表彰。目前,全村已荣获“三星”称号的村民有30多个,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来龙村在区委政法委4年多的真帮实扶下,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培育起了文明乡风。“短短几年间,我们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离不开政法委的帮扶呀!”来龙村脱贫户、养鸡大户张安珍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