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崔鹏:将技术根植于民 服务于民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0-04-09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陈晓英)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霜淡云,在乐山市市中区的山间田头一群“泥腿子”学生中总有一张腼腆的笑脸,耐心地讲解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栽培技术。他就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站站长、茅桥镇李家村第一书记——崔鹏。

image.png

崔鹏(右)查看秧苗

    一片真情 默默奉献惠民生

    1981年出生的崔鹏简历上只有一个单位——市中区农业农村局。2004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他,为了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尽快应用到实践中,在植保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崔老师,我家的水稻生病了,咋办呀,今年的收成无望了!”2010年夏天,正在剑峰镇石桥村查看村民水稻长势的崔鹏,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原来,白马镇红光村村民苏惠军家的水稻生长不正常,各种药剂都用了,但是效果不佳,希望能得到崔鹏的帮助。

    “什么虫害这么厉害?”崔鹏心里一阵紧,立即驱车赶往白马镇红光村实地查看。周围稻田早已被虫害入侵,此类虫害为稻水象甲,危害大,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加之发现较晚,直接导致当年全区100余亩稻田颗粒无收,崔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赶在下一季水稻前找到防治稻水象甲的办法。

    时间不等人,崔鹏赶紧协调到一亩农田进行用药试验。市场上防治药剂主要以高毒农药为主,用多,会有残留,影响人体健康;用少,杀不死虫。整整大半年时间崔鹏把精力都花在了筛选药剂上。终于,赶在次年虫害爆发前,筛选出3种低毒高效的药剂,有效控制了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直接减少当地村民经济损失10万元。

    “那段时间,想着稻水象甲的事情,天天难以入眠。”谈起这份沉甸甸的成果,崔鹏腼腆地说,只希望能通过自己所学给百姓带来更多的福利。

    目前,崔鹏写成的《水稻稻水象甲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报告,稻水象甲损失率控制在4%以下,用于周边区县广泛推广使用,有效挽回水稻经济损失2500万元。

image.png

    一片真心 带动村民共致富

    2018年,崔鹏积极响应“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到茅桥镇李家村担任第一书记。

    李家村产业落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传统农作物。如何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崔鹏。

    农业科班出身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村民找到产业发展的道路。为此,他开始对全村土壤开展取样分析,最终与村“两委”成员商定,立足李家村土壤条件,把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水果种植,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说干就干,他和村“两委”四处跑项目、找公司,多方洽谈,终于乐山嘉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有合作意向,愿意流转土地,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黄桃种植基地。

    项目有了,合作公司有了,村民却不愿意了。一直受限于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村民,担心土地流转出去,自身没有保障。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崔鹏又与村“两委”逐组逐户上门讲政策、讲思路、讲发展,最终获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流转出土地1000余亩。

    “以前靠种水稻、苞谷、红苕等农作物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劳动强度大,每年收入不到2000元。现在流转了土地,光是每月在基地打零工就能收入1000多元,生活有保障,日子是越过越好。”家住李家村六组贫困户向素华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如今,走进李家村,千余亩的黄桃花开的正盛,来这里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黄桃发展起来了,就为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崔鹏介绍说,下一步,李家村将继续扩大黄桃种植规模,结合基地优势打造农家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让村民都有致富产业,真正地走上致富路。

    后记:

    崔鹏,男,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曾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省脱贫攻坚一线优秀扶贫干部、乐山市科学进步二等奖、乐山市人民政府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三等奖、乐山市脱贫攻坚创新奖、被授予乐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