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城郊现代农业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如何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的老大难问题?近日,资阳市雁江区走出了一条新路:该区已将城郊现代农业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意味着,雁江区中心城区将与近郊乡村进行统一规划、互动发展、实现同步。
花溪谷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成为落实这一发展思路的首个项目载体。今后,雁江区将围绕花溪谷整合晏家坝村、富家山村等23个行政村,对传统绿色农业进行升级改造,变卖“绿色产品”为卖“绿色服务”,逐步打造成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和成渝两地都市人群学习、休闲、观光、度假、消费的目的地。
记者 罗敏 郭静雯
资阳市雁江区依托花溪谷生态景观,整合晏家坝村、富家山村等23个集中连片行政村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图为花溪谷航拍图。 王基明 摄
绿色农业打牢产业基础
近年来,资阳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了安岳柠檬、雁江蜜柑、乐至葡萄等一系列绿色拳头产品。发展绿色农业,让一区两县的不少乡村都尝到了甜头。
龙台镇花果村是安岳柠檬的发源地,种植历史近百年,产业基础良好。全村按照标准化种植、精耕细作,柠檬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往来的采购商络绎不绝。
清水村近年来则通过培育葡萄产业,形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据悉,2013年起,清水村以新村带产业,依托高寺镇打造的“优质桃产业示范片”与“现代葡萄产业示范片”两个核心产业,联合周围破河、石佛等6个村进行土地整理和种植开发,吸引了不少业主的目光。
业主吴中平在清水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葡萄。“多时一天可以雇二三十名村民。”吴中平说。目前,清水村全村靠土地流转发展水果产业1000余亩,其中发展葡萄450亩,建成各类大棚400余个,务工果农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水果种植收入占全村农业收入的80%以上。
晏家坝村,也是依靠发展绿色农业成了“香饽饽”。10年前,晏家坝村开始新村建设,村里51名党员做“领头雁”,带领全村人发展果蔬种植和生猪养殖等绿色农业。
5组党员金建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通过集中培训,他掌握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全家种植27亩蔬菜,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如今,晏家坝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蔬菜水果供应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6000元。
转型升级实现城乡互动
绿色农业让3个村都尝到了甜头。但晏家坝村民很快就发现,靠传统外销绿色农产品的方式增收致富,已经让资源有限的丘陵山村触到了“天花板”。
明苑湖休闲农庄老板何建明是最早来到晏家坝的投资者之一。2009年,他流转了80多亩地搞起了鱼塘。何建明说,后来他发现,每年卖出去的鱼最多就十几吨,而前来钓鱼的游客要吃、要住、要耍,这个消费空间是无限的。
2009年后,资阳市开始大力发展万亩丘区现代农业园,晏家坝村恰好位于核心区域,何建明看到了机遇。他大起胆子在当地和周边区域一口气流转了1400多亩地,建起了拥有数十个种植品种、十多个游玩项目的明苑湖休闲农庄。
钓鱼、游船、采摘、农家乐、真人CS……9月5日,在明苑湖休闲农庄,来自资阳一家企业的数十名员工正在进行团建活动。
“卖产品不如卖服务,服务的附加值才能不断提高。”这是何建明近年来摸索出的经商之道。目前,何建明投资的数千万元已经逐渐回本。
目前,雁江区已经将城郊现代农业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园区景区化 产业景观化”的思路,依托花溪谷生态景观,整合晏家坝村、富家山村等23个集中连片行政村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探索一条近郊农业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