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王帅)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江苏盐城召开全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  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央一号文件,扎实开展“六大提升行动”,优化完善供需结构,提升粮食产业完整性、链条紧密性、结构合理性,推动形成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企业持久受益、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多赢局面,有力促进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会议认为,要总结用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十四五”期间,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落实财政资金270亿元用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提升绿色仓储水平为抓手,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持续提高粮食品质保障能力。以增加优质粮油供给为抓手,开展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以完善质量监测体系为抓手,开展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以推动科技转化应用为抓手,开展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以完善安全保障网络为抓手,开展粮食应急保障提升行动。以强化产后损失控制为抓手,开展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  会议要求,要牢牢抓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认真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更加注重延伸链条,更加注重质量导向,更加注重精准发力,纵深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三链协同”,带动粮食产业全链条整体提升。深入实施“五优联动”,促进粮食产业上下游提质增效。做细做实“六大提升行动”,支撑粮食产业扬优势补短板。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江苏省优质粮食工程成果展示区、射阳县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及阜宁县央地联动示范区,现场参观了中粮米业、欧尼亚食品、中江种业、射阳大米集团、盐城新合作粮食物流公司和“芯谷里”优质粮种植基地等6家企业。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0-30
到2025年  ●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记者 李丹)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全川老人送上养老“大礼包”。  《方案》提出,四川将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全体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基本养老服务。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  《方案》重点任务之一,是制定发布了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内容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方案》还提出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基本养老服务要素支撑。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6
意义重大●这是四川首次将山洪灾害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同步规划、统筹实施●也是自2007年四川实施避险搬迁以来,单次规划最大规模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工作搬迁对象●未来5年22.6万受山洪地灾威胁的群众,将搬迁至具有生产、生活条件的安全适宜地带●截至2023年1月,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对象约5.1万户、19.3万人,涉及21个市(州)、161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避险搬迁对象约0.82万户、3.3万人,集中在绵阳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两个阶段●5年规划期前3年,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极高、高危险区(风险区)受威胁村(居)民搬迁安置●5年规划期后2年,完成紧迫程度一般且有搬迁意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中、低危险区(风险区)受威胁村(居)民搬迁安置安置政策●优先支持避险搬迁中的脱贫户发展到户产业和庭院经济●将避险搬迁安置户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记者 王若晔)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村(居)民避险搬迁总体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意味着四川新一轮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启动。未来5年,22.6万受山洪地灾威胁的群众,将搬迁至具有生产、生活条件的安全适宜地带。  这是四川首次将山洪灾害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同步规划、统筹实施,也是自2007年四川实施避险搬迁以来,单次规划最大规模山洪地灾避险搬迁工作。《总体规划》有何重点?又将如何推动实施?资料图片确定避险搬迁“路线图”全覆盖调查首次摸清风险区底数,按照“三个优先”,分两阶段实施避险搬迁任务  四川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  一直以来,四川将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底板工程”持续推动。10余年来,四川通过避险搬迁,68万余群众远离地灾威胁。“十三五”以来,四川年均因灾伤亡人数较“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大幅降低82.9%、75.9%。  今年,四川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五年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接续开启。  《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始自去年9月,自然资源厅联合水利厅开展前期调研论证工作。两个月后,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摸底调查启动。  “这是四川首次查明全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山洪地灾极高、高风险区的避险搬迁底数。”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专业技术力量逐点逐区、逐村逐户调查,基本查明全省山洪地质灾害“应搬”及“愿搬”对象,推动避险搬迁由“单点为主”向“点区结合”转变。  按照《总体规划》,截至2023年1月,全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对象约5.1万户、19.3万人,涉及21个市(州)、161个县(市、区)。其中,绵阳市、巴中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均超过5000户。山洪灾害避险搬迁对象约0.82万户、3.3万人,集中在绵阳市、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  避险搬迁安置将按照“地震灾区优先、紧迫优先、应搬优先”三个优先原则。5年规划期的前3年,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极高、高危险区(风险区)受威胁村(居)民搬迁安置;后2年,完成紧迫程度一般且有搬迁意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中、低危险区(风险区)受威胁村(居)民搬迁安置。避险搬迁进入“深水区”首次整合优化搬迁安置政策措施,多元化筹措资金,明确省级考核激励标准  自2007年以来,四川持续推进地灾避险搬迁工作。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四川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避险搬迁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库以及相关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四川避险搬迁工作进入“深水区”,面临搬迁难度大、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就近安置选址空间受限等问题和挑战。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避险搬迁工作涉及的地区多、部门多,政策性强、资金需求量大,如何形成合力推动避险搬迁工作实施?  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规划》首次整合优化搬迁安置政策措施,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要求,整合相关政策保障搬迁安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资金保障配套设施建设投入,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保障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提高群众避险搬迁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为例,《总体规划》整合一揽子政策,涵盖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具体包括优先支持避险搬迁中的脱贫户发展到户产业和庭院经济、将避险搬迁安置户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等。  资金筹措方面,《总体规划》明确通过省级补助、市县配套、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多元化筹措资金。  《总体规划》还明确省级考核梯级激励标准,根据累计完成避险搬迁任务量,民族地区(含民族待遇县)县(市、区)最高可得8000万元到县奖补,一般地区县(市、区)到县奖补最高达480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举行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村(居)民避险搬迁动员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健全完善与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村(居)民避险搬迁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有序规范推进避险搬迁工作,夯实防灾减灾安全底板。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5
(记者 范芮菱)日前,四川省第二批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对口帮扶三年行动暨2023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系列活动在成都举行。15家律师事务所,与乐山、阿坝、甘孜、凉山等地15个县的法律援助机构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将开展为期三年的法律援助工作。  自2019年四川第一批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对口帮扶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司法厅整合四川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团、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资源,在全省组织68家律师事务所与雅安、阿坝、甘孜、凉山等地34个县开展法律援助对口帮扶。三年来,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46件,解答群众来访咨询、代书7932件次,通过网络提供法律咨询6.8万余人(次)。  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的4名“1+ 1”法律援助律师志愿者接过旗帜。他们将分别在凉山州金阳县、普格县、甘洛县,广元市青川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  接下来,四川将组织律师到法律援助窗口(站点)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服务司法领域重大改革任务,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延伸服务触角,做好法律法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讲解,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主动融入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传帮带作用,以点带面,努力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法律服务队伍。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4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实施5项工程、19项建设任务,以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全域行动、梯次推进、补短强弱、共建共治,全面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通知》分阶段提出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省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5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50%以上,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满意度达80%以上;8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以下简称“省级监管示范县”),70%以上市(州)实现省级监管示范县全域创建,3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到2030年,全省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7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0%以上,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9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监管示范县,80%以上市(州)实现省级监管示范县全域创建,5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通知》提出实施5项工程,即农业生产源头治理工程、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工程、农产品精细化监管工程、农产品质量监测升级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工程。  在农产品质量标准方面,《通知》明确每年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项以上,到2025年,建成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100个、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场150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区4个。同时,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与推广,打造“天府粮仓”品牌精品300个,建设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超市、专卖店100个。  在农产品监管方面,《通知》提出,到2030年,建设乡镇星级监管服务站400个、标准化监管服务站1680个,村级服务点1000个。深化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评定,引导支持农贸市场向现代超市转型。  在农产品质量监测方面,《通知》规定,到2025年,建设7个专业化农产品检测中心;到2030年,建设20个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逐年提高监测密度,到2025年,全省抽检样品量达2批次/千人。通知全文如下: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3〕33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0月16日四川省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关于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的部署安排,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农产品“保安全”“优品质”同步推,全域行动、梯次推进、补短强弱、共建共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革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筑牢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质量根基,助推农业强省建设。(二)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省重点农产品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50%以上,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基本构建适应“天府粮仓”和农业强省建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8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以下简称省级监管示范县),70%以上市(州)实现省级监管示范县全域创建,3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下简称国家农安县)。到2030年,全省禁用药物使用得到基本遏制,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实现根本好转,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60%以上,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9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监管示范县,80%以上市(州)实现省级监管示范县全域创建,50%以上涉农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农安县。二、建设任务(一)实施农业生产源头治理工程。1.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建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农产品及产地协同监测,动态掌握耕地质量状况。加强农产品产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推进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实施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试点,因地制宜探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新模式。建立健全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推进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2.加强农业投入品经营管理。加强证照许可及产品登记管理,开展农资经营标准化门店建设。建立健全农资生产销售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机制,推进农药、兽药二维码标识管理,实现农资监管信息化。从严管控限制使用农药经营网点,探索农药处方制度。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网络、电话、游商违法销售问题。(农业农村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广科学用药用肥。探索“肥药两制”改革,开展化学农药、化肥使用减量攻坚行动,推行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融合全程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探索作物专用肥套餐制配送、植物营养全程化管理等模式。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以下简称减抗行动),国家农安县规模养殖场全覆盖实施养殖减抗行动,其他涉农县(市、区)50%以上规模养殖场实施养殖减抗行动。(农业农村厅负责)(二)实施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工程。4.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编制四川省农业地方标准建设指南,推动安全、质量、服务等标准制定,每年制(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20项以上,逐步集成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探索建立标准实施审查机制,每年开展省级农业地方标准运行评估工作。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争创标准“领跑者”。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事业单位等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5.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每年开展一批省级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选树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农业标准集成应用模式。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到2025年,建成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100个、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场150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区4个。(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6.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到2025年,首批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市(州)2个、重点县(市、区)15个、生产基地130个。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与推广,打造“天府粮仓”品牌精品300个,建设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超市、专卖店100个。(农业农村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7.提升标准服务供给能力。鼓励农业(农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开展农业标准推广、绿色生产等技术服务。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模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鼓励发展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绿色生产技术服务能力。(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农产品精细化监管工程。8.强化基层网格化管理。按照“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标准,开展乡镇监管服务站星级化、标准化建设,探索协管员专职化。到2030年,建设乡镇星级监管服务站400个、标准化监管服务站1680个,村级服务点1000个。建立精准监管服务机制,落实风险分级、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推行精准速测、移动巡查。(农业农村厅负责)9.实施农产品溯源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追溯协作机制,建设农产品溯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重点农产品实现全过程追溯。落实省内生产销售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批次追溯信息通报制度。(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0.加强收贮运环节监管。制定四川省农产品收贮运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农产品收贮运环节交货查验、自查自检、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强化畜禽屠宰管理,落实官方兽医检疫制度,督促屠宰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屠宰环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鲜乳收贮运及奶站管理,保障生鲜乳质量安全。(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1.严格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明确市场开办主体管理责任,精准建立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档案,建立健全承诺达标合格证查验机制。深化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等级评定,引导支持农贸市场向现代超市转型。(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12.创新监管机制模式。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评价运行机制,探索推广“信用+网格”分级监管制度。打造一批“网格化监管、合格证推行、质量追溯、信用监管、监测预警”等制度机制集成创新试点县。开展“天府阳光农安”试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化、信用化治理水平。探索特大城市鲜活农产品供应质量安全保障模式。(农业农村厅负责)13.开展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建立农业行政执法、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公安刑事侦查联动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对豇豆等重点品种和水产品地西泮超标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攻坚治理。(农业农村厅、公安厅、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实施农产品质量监测升级工程。14.推进检测能力建设。实施农产品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农产品风险评估、有害物质非靶向筛查、品质指标分析等检测能力。到2025年,建设7个专业化农产品检测中心;到2030年,建设20个区域性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强农产品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能力验证、监督抽查等。(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5.加大农产品抽检力度。健全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组织实施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逐年提高监测密度,到2025年,全省抽检样品量达到2批次/千人。实施农产品抽检进集群、进园区行动,实现农业产业集群和主要农业园区监测全覆盖。实施小宗特色农产品质量监测计划。(农业农村厅负责)16.提高抽检结果应用效能。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结果信息化管理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单位)抽检信息互通共享。强化抽检数据分析和应用,优化结果会商通报、风险评估预警、检打联动等机制,问题产品溯源查处率达到100%。(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粮食和储备局、成都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工程。17.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生产记录、质量控制、自查自检、承诺达标合格证、包装标识等制度,确保生产经营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加强小农户监管,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选树一批诚信守法典型。实施“科学施肥进万家”“百县千乡万户”安全用药大实训,每年培训生产经营主体1万户以上。(农业农村厅负责)18.发动群众参与治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持续提振“川字号”农产品消费信心。依托基层司法资源,建立常态化普法机制。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推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构建“农安110”系统,集中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诉求。(农业农村厅、司法厅按职责分工负责)19.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省市县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处置。加强舆情监控,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农业农村厅、省委网信办、省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农村厅牵头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工作,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根据责任分工抓好相关工作,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保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依法落实考核晋升、有毒有害保健津贴等政策。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依法配齐乡镇监管员、设立村级信息员。建设一批检测、监管、执法、标准化等人员技能实训基地,全面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三)严格考核监管。严格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相关指标约束。对工作突出的地方、单位,按规定给予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地方和单位依法依规实行通报批评。继续开展省级监管示范县认定工作,农业农村厅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建成的省级监管示范县,通过省级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支出,统筹支持实施奖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3
(新华社记者 陈冬书 万芃琦)我国将从做强水产养殖、推进远洋渔业规范安全发展、发展现代设施渔业等方面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这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19日至2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现场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会上表示,在做强水产养殖方面,要推进水产种业振兴,选育适用于不同养殖模式和环境的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加快推进水产种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的指导和扶持力度。  马有祥说,要坚持稳中求进,推进远洋渔业规范安全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开展远洋渔业监管提升行动;推进远洋渔业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聚合捕捞、养殖、加工、冷链和贸易的全产业链经营形态。  此外,在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方面,我国将加快水产养殖池塘改造,以水产养殖大县为重点,推进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集成应用池塘养殖多功能智能化设备、生态养殖管理系统及装备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并积极发展智慧渔业。  据了解,我国去年水产品总产量6866万吨,水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新华社 | 分享: 2023-10-23
● 强化生猪基础产能保护临时救助机制落实● 强化融资需求保障● 加快规模养猪场确权登记● 加大保险保障力度● 开展猪肉储备调节● 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 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做好降本增效工作● 压实工作责任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生猪保供稳价有关部署,着力平抑“猪周期”,10月17日,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四川省生猪保供稳价九条措施》(下称“《措施》”)。  九条措施包括:强化生猪基础产能保护临时救助机制落实、强化融资需求保障、加快规模养猪场确权登记、加大保险保障力度、开展猪肉储备调节、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和压实工作责任。生猪保供稳价工作及成效将作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市县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的重要内容。  根据《措施》,在强化生猪基础产能保护临时救助机制落实方面,将及时修订完善《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合理修订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猪场保有量等指标,当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或突发疫病等因素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低于各地最低保有量,或当全省生猪养殖严重亏损时,由农业农村部门商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立即研究制定临时调控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各级财政对规模养殖场(户)和种猪场(含地方保种场)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  在强化融资需求保障方面,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各金融机构,实质性加大生猪养殖信贷支持力度,把各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作为重点,在企业增信、信贷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支持,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不得随意断贷抽贷。  《措施》要求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不动产权登记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能繁母猪和生猪养殖保险政策,要求各级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依法依规适时采取提醒告诫、约谈、查处等方式,严厉打击操纵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开展猪肉储备调节方面,《措施》要求按照《四川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的相关要求,紧密配合中央猪肉储备调节工作,及时开展省级猪肉收储及投放,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并要求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压实工作责任。全文如下:四川省生猪保供稳价九条措施四川是农业大省,是全国唯一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在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猪价频繁波动,导致价高伤民、价低伤企伤农,并长期困扰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生猪保供稳价有关部署,着力平抑“猪周期”,制定以下九条措施。一、强化生猪基础产能保护临时救助机制落实及时修订完善《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合理修订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量、规模猪场保有量等指标,当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或突发疫病等因素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低于各地最低保有量,或当全省生猪养殖严重亏损时,由农业农村部门商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立即研究制定临时调控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各级财政对规模养殖场(户)和种猪场(含地方保种场)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二、强化融资需求保障金融监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各金融机构,实质性加强生猪养殖信贷支持力度,把各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作为重点,在企业增信、信贷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支持,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不得随意断贷抽贷。要着力扩展抵押担保范围,落实养殖场设施设备及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参照生猪政策性保险保额标准确定评估价值,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相关贷款抵押率。各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要发挥政策性担保功能,积极主动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向金融机构开放共享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相关必要信息。三、加快规模养猪场确权登记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要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不动产权登记工作,对依法取得设施农业用地使用权,从事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并满足不动产登记条件的生猪圈舍等建设场所,业主可积极申请相关不动产权登记。对已确权登记的规模养猪场需要转变用途的,可由权利人申请,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审核并出具书面意见后,按相关规定申请办理不动产权变更登记。四、加大保险保障力度全面落实能繁母猪和生猪养殖保险政策,加强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的宣传,提升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等养殖场(户)政策性保险覆盖率,实现“愿保尽保”。鼓励养殖户主动购买必要的商业性生猪保险。支持各地自主自愿开展育肥猪价格保险,符合规定的纳入中省奖补资金支持范围。各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对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要及时足额理赔,应赔尽赔、早赔快赔。五、开展猪肉储备调节按照《四川省生猪猪肉市场价格调控预案》的相关要求,紧密配合中央猪肉储备调节工作,及时开展省级猪肉收储及投放,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猪肉储备调节工作。充分利用养殖、屠宰、加工等企业储备能力,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商业储备力度。六、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各级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依法依规适时采取提醒告诫、约谈、查处等方式,严厉打击操纵市场价格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坚决打击捏造散布不实消息行为,引导养殖场(户)客观研判形势。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食堂与养殖主体开展订单养殖,定期定价采购猪肉。在猪价过度下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发放猪肉或猪肉产品消费券,刺激猪肉消费。七、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持续做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强化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Ⅱ型链球菌病等疫病防控措施。扎实开展春秋季动物防疫专项行动,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加强生猪调运监管,落实分区防控制度,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大疫病监测流调力度,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加大对国家和省级产能调控基地非洲猪瘟防控的支持。八、做好降本增效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指导,加强降本增效技术培训,提高优良种猪利用效率和扩大生猪良种覆盖面,积极做好生猪生产降本增效工作。指导适时出栏,当育肥猪到达出栏标准时要及时出栏,不压栏、不惜售。充分挖掘地源性饲料原料资源,指导养殖户调整饲料配方、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优化饲喂方式、推广精准饲喂。及时淘汰生产性能较差的母猪,选留优质母猪增加产出效率,降低饲养成本。九、压实工作责任生猪保供稳价工作及成效作为“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市县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的重要内容。省直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统筹做好本地区生猪保供稳价工作,切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地落实。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0-19
(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43214-2023《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国家标准,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明确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要求,内容覆盖陆海、城乡、地上与地下等全域国土空间,确立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任务、编制原则,规定了编制程序、技术路线,描述了规划方案编制和成果要求等主要内容。  该标准从提高规划编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突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性。  一是强调区域协调,从生态协同保护、环境协同治理、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维度,形成省际、省内区域协调方案。  二是强调功能协调,农业空间突出保护优先、质量提升和结构调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生态空间要求安全优先、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服务功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城镇空间要求结合人口、产业等变化趋势,分类引导城镇空间集聚高效布局和绿色转型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同时,对基础设施布局、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等提出了空间指引。  三是强调要素协调,重点从安全保障、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3个维度,以巩固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为基础,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以及各类空间支撑要素等方面,提出了规模、布局和结构等要求。
新华社 | 分享: 2023-10-18
(冉金鹭 记者 李全民)金秋十月,清风送爽,10月12日,记者走进朝天区沙河镇鱼鳞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串联起家家户户,白墙青瓦的民房错落有致,一幅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共建化粪池来到鱼鳞村九组村民惠义贤家里的卫生间,只见地面、墙面都贴上了瓷砖,热水器、洗手池、冲水便池一应俱全;屋外空地上建好的三格式化粪池,整洁卫生。“以前,我们用的是自己搭建的简易旱厕,一进院子就是一股味儿,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因为厕所问题,孙子都不想回老家来。现在,村里实施‘厕所革命’,家中的厕所‘改头换面’,增添了设施设备,使用起来卫生又方便,异味也消失不见,如厕比以前舒服多了。”谈及自家厕所的改变,惠义贤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在鱼鳞村二组副主任李春清的家门前,田里的葱蒜苗整齐排列,嫩绿的蔬菜正蓬勃生长,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旁边流过。“地里的这5格化粪池通过污水管网收集了周边9户农户的粪污、灰水和污水,经第一格至第三格,发酵、沉淀、降解,排入第四格,再经过第五格生态处理达到可排放标准。”村支部书记唐全山介绍,由于该地人口较集中,不适宜个户建三格化粪池,为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持环境卫生,就采取了集中粪污处理的模式,建(设)立了5格化粪池,处理过后的肥水是土壤改良剂,不但肥力好,而且绿色无污染。“根据每户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我们在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采取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因地施‘厕’,单户采用‘三格化粪池+污水池+生态湿地’模式、小规模联户共建采用‘五格式化粪池+污水池+生态湿地’模式分类推进,处理后的灰水和污水,基本成了村民种地浇菜的绿色肥料。”沙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6月份启动该项工作以来,该镇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相关机制,大力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组织村常职干部按照厕所“六有”标准、粪污无害化处理的标准挨家挨户排查,摸清了家底。同时,为了降低个户分散采购三格化粪池的成本,镇村干部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将化粪池免费送到群众家里,组织专业队伍对农户进行建设、使用、管理等培训,还建立了改厕试点,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了改厕的好处,纷纷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改”到“我要改”。通过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好一户,让改厕的小事,从民生短板变为群众幸福生活的跳板。目前鱼鳞村已有330户农户的厕所改造完毕,村上无害化卫生厕所达到98%,实现村内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鱼鳞村因地实施“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仅是朝天区实施农村改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高度重视农村厕所新(改)建工作,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从组织推动、群众发动、分类施策、技术支撑等环节着力,扎实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农村地区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实现改造小厕所、惠及大民生。截至目前,全区实施“厕污共治”改造模式6131余户,实施多户联建45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群众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0-13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产能提升有关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投向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据介绍,试点采取申报制,实行“地方补贴、中央补助”,即各地自主申报试点,方案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审核备案后实施,对符合要求的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予以贴息,并对保障粮食和油料、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贷款予以优先支持。贴息对象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贴息标准按照“双限”要求,原则上单个建设主体当年获得的贷款贴息比例不得高于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70%且不得超过2%,单个年度获得贴息补助资金不得超过200万元。中央财政对试点省份实际支出的贴息资金,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差异化奖补。享受贴息奖补政策的项目,须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谋划储备的通知》要求,全部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同时,为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试点省份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合理保障用地需求,鼓励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基础上,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0-1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各市(州)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批复川府函〔2023〕222号各市(州)人民政府:你们关于审批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各市(州)修订并经自然资源厅审核的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该标准于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原批复的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川府函〔2020〕185号)同时废止。二、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由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组成。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三、各市(州)政府要组织所辖县(市、区)政府抓紧公布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公布内容应包括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比例、征收集体农用地以外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标准、实施时间、新旧征地补偿标准衔接措施等。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建立纠纷处理与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工作预案,妥善解决新标准实施中的问题,确保新旧征地补偿标准顺利衔接过渡。要切实履行征地主体责任,严格依法履行征地程序,加强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拖欠、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切实维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附件:1.成都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2.自贡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3.攀枝花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4.泸州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5.德阳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6.绵阳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7.广元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8.遂宁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9.内江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0.乐山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1.南充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2.宜宾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3.广安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4.达州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5.巴中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6.雅安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7.眉山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8.资阳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19.阿坝州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20.甘孜州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   21.凉山州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表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年9月28日川府函222号附件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 分享: 2023-10-12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国风浩荡、文脉不绝。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要博大经济基础,更需强大精神支柱。将宣传思想文化包括意识形态摆在极其重要位置,就须举旗定向、正本清源,立破并举、激浊扬清,不断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增强新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姓党,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和安全。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群众在哪儿,我们的宣传就要跟进到哪儿。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条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于旗帜鲜明地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从而增强凝聚力、引领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树形象。固本培元,在赓续历史文脉中坚定思想文化自信。切实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列主义普遍原理观察把握时代、引领发展当代。互联网业已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网络文化,表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以文化之声讲好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共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辨是非、凝心聚力,澄清谬误、联接中外。以文化人、学习强国。增进理论实践,让通俗生动可感。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级各类媒体走向前沿,宣传思想与群众文化的广度深度不断延伸。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0-11
●明确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作为民间河长参与河长制工作,并对民间河长的参与方式、管理机制、权利义务进行规范  ●明确属地政府应当建立河流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  ●明确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表彰激励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记者 张红霞)记者近日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成都市河长制规定》将于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成都市出台的首部河长制法规,标志着全市河长制工作从“有章可循”转变为“有法可依”的阶段。  近年来,成都市着力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协作参与机制,试点建立“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监管体系,创新“一河一校”工作机制,建设民间河长工作站,辐射周边人群共同参与巡河治水、河湖保护。  当前,成都市河长制已进入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新阶段。已有的成功经验亟需固化,形成长效机制,新的矛盾问题也需要通过法治化手段切实加以解决。  《规定》明确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作为民间河长参与河长制工作,并对民间河长的参与方式、管理机制、权利义务进行规范。民间河长可获取所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信息,接受有关河长制、河流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等知识教育和培训,获得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所必要的物资和安全保障,对监督河流管理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规定》进一步明确建立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制体系;明确河长令、河长制会议制度以及河长制工作信息的发布渠道、内容范围和公示要求;明确属地政府应当建立河流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明确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表彰激励和责任追究等内容。  为强化公众监督和社会评价,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发现的河流管理保护问题通过成都12345热线平台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目前,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率达100%,比2017年提升31.8%,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11
(记者 王若晔)10月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同意各市(州)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批复》,原则同意各市(州)修订并经自然资源厅审核的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该标准于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原批复的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同时废止。  按照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区片综合地价确定。代替原来的年产值倍数法,更科学合理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标准。  记者看到,此次公布的区片综合地价,全省各市(州)划定了不同区片,执行不同标准。新的标准中,最高地价为每亩87400元。  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由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组成。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批复》要求,各市(州)政府要组织所辖县(市、区)政府抓紧公布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公布内容应包括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比例、征收集体农用地以外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标准、实施时间、新旧征地补偿标准衔接措施等。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批复》强调,各地要建立纠纷处理与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工作预案,妥善解决新标准实施中的问题,确保新旧征地补偿标准顺利衔接过渡。要切实履行征地主体责任,严格依法履行征地程序,加强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拖欠、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切实维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11
(记者 戴璐岭)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抓手。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示范牵引和重要支撑作用,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天府粮仓·千园建设”布局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目标明确到2025年 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以上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将按照“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总体布局,坚持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突出新建与提质并重、示范与带动并举,“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开发,分级分类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发展方式绿色、质量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引领构建“川字号”优势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建设目标上,到2025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350个、市级63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县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000个。到2027年,建成国家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200个以上,示范带动建设县级园区1200个,实现有条件的涉农乡镇县级以上园区全覆盖。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更加优化,主导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联农带农和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凸显。如何布局加快形成园区建设“一张图”“一盘棋”千园建设如何布局?根据行动方案要求,将根据《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四川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等建设布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形成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一张图”“一盘棋”。围绕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协同发展,在沿线、沿江、沿界规划布局一批园区。围绕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原区等“五区”重点产业,新建一批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园区,提升一批经作等特色产业高质高效园区,改造一批生猪等畜禽水产养殖生态健康园区,实现园区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布局,高水平建设一批粮食、经作、畜牧、水产类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带、集带成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园区内部应当合理布局种养基地、加工物流、科技研发、服务支撑等功能板块。重点任务七大任务 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据了解,围绕做大做强粮油、经作、畜禽、水产等“川字号”特色优势产业,聚焦解决园区建设水平不高、辐射带动不强、助农增收不明显等问题,行动方案将围绕七大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整体水平,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推进种养基地提升,建设稳产保供功能区。聚焦推动种养基地高水平建设,配套完善园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提高粮油、粮经复合园区高标准农田占比,率先将园区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打造一批“吨粮田”粮油基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基地和经济作物高质高效基地等。推进加工提级扩能,建设转化增值引领区。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内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85%以上。引育一批国省级龙头企业,选育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在县域集中布局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推动园区种养基地与龙头企业、中央厨房、餐饮企业等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大力发展预制菜、调味品、精制茶等,进一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品牌重塑,建设质量强农引导区。聚焦质量提升、品牌溢价,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到2025年,省级以上园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以“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建设为引领,全面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全面推行“合格证+追溯码+品牌”,加快孵化培育“川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建设绿色发展先导区。聚焦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省级以上经济作物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60%以上,养殖类园区种养循环覆盖面达到90%以上。推进技术装备升级,建设科技成果展示区。聚焦科技赋智赋能、现代装备降本增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进现代种业园区建设,强化种业的支撑作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集区、农业中试生产线(中试基地)、高端研发基地,加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鼓励采取成果转化、股权期权、投资入股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把园区打造成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站”和“样板区”。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建设融合发展样板区。聚焦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文创农业、乡村旅游等。建设一批农产品电商直播直销、定制生产基地,推动农产品入驻大型电商平台。搭建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众创空间,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入乡创新创业,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入园创业。做深做实产村融合,统筹推进农业园区和乡村建设,率先在农业园区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促进产村一体、城乡融合,实现宜居宜业。推进联农带农益农,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聚焦园区共建共享、联农带农,建立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订单生产、入园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到农等模式,构建农户与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利益联结机制。严格考评实行红黄牌制度 开展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记者了解到,行动方案还将持续开展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每年新评定省三星级园区65个以上、晋升一批省四星或五星级园区,其中粮油园区数量占比不低于40%。省级财政按规定对省星级园区实施奖补。同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省星级园区“回头看”,与省星级园区同步考核,按照考核分值确定保级、降级,降到三星级以下的,取消命名并摘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行动方案规定,园区考评还将实行红黄牌制度。已评定的省星级园区,发生重大农业环境污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情形的,按有关程序予以降级或摘牌;存在建设管理不力、水平不高,联农带农和辐射带动效果不明显,新增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等情形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有关程序予以降级或摘牌。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0-09
(记者 魏捷仪)昨日,记者从成都市河长制办公室获悉,为保障河长制实施,加强河流管理保护,《成都市河长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成都市出台的首部河长制法规,标志着全市河长制工作已从“有章可循”转变为“有法可依”的阶段。成都河长制自2017年全面施行以来,在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率达100%,同比2017年提升31.8%,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让逐水而游、依水而兴已成为蓉城新时尚,不断助力天府蓝网建设。当前,成都市河长制已进入到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新阶段,已有的成都治理河湖经验需巩固,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新的问题也急需通过法治化手段切实加以解决。明晰责任边界厘清河长制权力职责《规定》从遵循原则、政府职责、部门职责、组织构架等方面对成都河长制管理划界定性,厘清了河长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河长制是领导制度、责任制度,是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河流管理保护体制机制的完善,而不是替代。《规定》也明确了保障河长制实施,加强河流管理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工作目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河长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系统治理、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的原则,并明确总河长、河长组织领导辖区范围内或者责任河流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内容。明确了各级各河长制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河流管理、保护、治理等相关职责。推进河湖“微网实格”建设确保河湖管护体系全覆盖成都施行河长制以来,不断深化河湖管护体系建设,以总河长会议、总河长令系统部署河长制工作,以“五有”“四化”推进镇(街道)级河长制工作标准化建设,以村(社区)河长工作室阵地为中心构建村(社区)级基层河湖管护体系2581个,推进河湖“微网实格”建设。《成都发布总河长令,持续深化河长制》被纳入水利部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2022年度进展报告,“成立村级河长制工作站”获评2022全国水利十大基层经验。“智慧智能、共联互通、敏捷高效”的现代化河湖管护体系已初见成效。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走深走实基层河长制管理,在此次发布的《规定》中,进一步明确建立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制体系。同时,在全省率先以法规明确村级河长的设定原则、职责和经费保障。《规定》还明确了河长令、河长制会议制度以及河长制工作信息的发布渠道、内容范围和公示要求。明确属地政府应当建立河流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明确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表彰激励和责任追究等内容。聚力共促幸福河湖搭建全民参与共治广阔平台2017年以来,成都市着力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协作参与机制。试点建立“河长制+政协民主监督”监管体系,创新“一河一校”工作机制,建设民间河长工作站,辐射周边人群共同参与巡河治水、河湖保护。在与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黄龙溪“龙舟竞渡”盛景再现,锦江边白鹭飞,山涧溪流清见底,良好水生态带来的生态红利已初见成效,全民参与治理正不断加深成都河湖治理的幸福“成色”。为巩固“全民治水”良效,进一步发动社会公众参与河湖管理保护,《规定》对民间河长进行明确定义,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作为民间河长积极参与河长制工作,并对民间河长的参与方式、管理机制、权利义务进行规范。“民间河长可获取所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信息,接受有关河长制、河流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等知识教育和培训。”市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民间河长还可获得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所必要的物资和安全保障,对监督河流管理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强化公众监督和社会评价,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发现的河流管理保护问题,通过成都12345热线平台等渠道投诉、举报。成都市河长制规定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220号《成都市河长制规定》已经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市长 王凤朝2023年9月30日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保障河长制实施,加强河流管理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河长制,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术语含义) 本规定所称河长制,是指按辖区设立总河长,在相应河流设立河长,由其组织领导辖区范围内或者责任河流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监督政府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的工作制度。本规定所称河流,包括江河、渠道、水库、山坪塘等水体及岸线。第四条(遵循原则) 实施河长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河长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系统治理、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的原则。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第五条(政府职责)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辖区范围内河长制工作以及河流管理保护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和完善长效、稳定、多元的河流管理保护投入机制,将河流管理、保护、治理资金和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六条(部门职责) 发展改革、经信、教育、公安、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农村、公园城市、商务、文广旅、审计、市场监管等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本辖区河长制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履行河流管理、保护、治理等相关职责,执行国家、省、市相关制度。第七条(组织构架) 本市建立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制体系。在市、区(市)县、镇(街道)分别设立总河长,在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分片分段设立河长。总河长、河长的确定和调整,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市和区(市)县设立总河长办公室以及河长制办公室,镇(街道)设立河长制办公室。市和区(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本级河长制办公室具体工作。第八条(职责规定) 总河长是本辖区河流管理和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领导河长制工作。河长是责任河流管理和保护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河长制工作。总河长办公室统筹本辖区河长制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考核等,并领导本级河长制办公室工作。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实施河长制具体工作,落实上级和本级总河长、河长交办事项。第九条(村级河长)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市有关规定设立村(社区)级河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与村(社区)级河长约定职责、经费保障以及相关责任等事项。第十条(民间河长) 本市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作为民间河长参与河长制工作。民间河长应当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参加爱水护河志愿服务的基本能力和身体素质,富有爱水护河精神,热心河流保护公益事业。民间河长应当遵循自愿、无偿、诚信的原则,依法参与河流保护、宣传和监督活动。民间河长具体管理规定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志愿服务主管部门制定。第十一条(民间河长权利) 民间河长享有以下权利:(一)根据本人意愿、时间和能力,自愿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二)获得所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信息,知晓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三)接受有关河长制、河流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等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四)监督河流管理保护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五)获得参与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所必要的物资和安全保障;(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十二条(民间河长义务) 民间河长承担以下义务:(一)遵守承诺,在规定范围及活动权限内参加爱水护河志愿服务活动,不得以民间河长名义从事营利性活动以及其他与河流保护无关的活动;(二)宣传河长制工作,自觉维护民间河长声誉和形象;(三)不能继续参与民间河长活动时,应当及时告知活动组织方或者服务对象。第十三条(联络员单位) 总河长办公室根据需要确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作为联络员单位,协助本级河长开展相关工作。河长联络员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协助河长推进责任河流管理保护工作;(二)协助河长定期巡查责任河流;(三)协助河长定期开展责任河流健康评价;(四)国家、省、市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十四条(河长令) 市和区(市)县总河长、河长可以签发总河长令、河长令,部署河长制重点工作。第十五条(会议制度) 市和区(市)县总河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总河长会议,部署年度河长制工作,研究解决河流管理保护重大问题。总河长办公室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召开办公室主任会议、责任单位联席会议,研究落实总河长工作部署,推进河长制工作。第十六条(信息公开)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主流媒体、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河流名录、河长名单、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制度、重要工作动态等信息。第十七条(信息公示) 区(市)县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在河段起始点、河流汇入口等显著位置和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立河长公示牌,载明责任河流概况及示意图、河长姓名及职务、主要工作职责、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公示牌所载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更新。第十八条(协调机制) 区(市)县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河流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在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监督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处置等方面实现跨辖区、跨部门协调联动。第十九条(投诉机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就发现的河流管理保护问题通过成都12345热线平台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河长、河长制办公室或者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并处理。第二十条(监督考核)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社会评价和考核机制,对下一级总河长、河长、河长制办公室和本级河长制责任单位履行河长制工作进行考核。第二十一条(表彰激励) 对河长制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激励。第二十二条(责任追究) 总河长、河长、总河长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和河长制责任单位未按照国家、省、市规定履行职责的,依法依规给予处理。第二十三条(名词解释) 本规定中下列特定词语的含义:山坪塘是指由集体或者个人修建的蓄水量五百立方米至十万立方米的小型农用蓄水工程。一河一策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河流实行差异化治理的方略。一河一档是指针对河流建立档案;包含相应河流的名称、所在水系、上下游关系、河流(段)长度、水域面积、所涉行政区、水文、河长信息等基础信息,以及取用水、水质、水生态、岸线开发利用、河道利用、涉水工程和设施等动态信息。第二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0-08
【到2025年底】  ●力争实现每年创业培训规模不少于6万人次、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新创业不少于8000人  ●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130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能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增收  (记者 刘春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决定,在全省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投身创业活动。这是记者10月7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的。  创业推进行动将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扶持和孵化服务,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动力。  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方面,将开展创业指导进校园、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训等活动,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商业实战模拟等“沉浸式”体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将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开展“雁归天府 创赢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推介、“蜀创优品”农民工返乡创业产品线上展销等品牌活动。  支持退役军人创业方面,将建立退役军人创业数据库,完善普及“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公共信息平台”应用,引导支持有专长的退役军人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国家和省重点扶持行业领域创业。  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创业方面,将鼓励发展“夜市经济”“小店经济”“后备箱经济”等特色经营,引导其创办小种植、小养殖、小休闲、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等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支持各类重点群体创业,开展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创业蜀你行”等创业活动。鼓励各地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建好创业项目库,培育扶持一批创业主体。  四川将实施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创业政策扶持、金融产品助力、服务网络构建、创业载体提升、创业氛围营造、创业典型引领、灵活就业支持、川渝创业协同等12项措施,支持重点群体积极创业。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每年创业培训规模不少于6万人次、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新创业不少于8000人,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1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能够以更加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增收。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0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王锦秀 谢勇)“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9月20日,三台县科协联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卫健、教体、水利、应急、公安等43家科普成员单位在梓州杜甫草堂迎宾广场启动“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县总工会主席文远对活动提出要求,绵阳市科协魏敏副主席亲临现场,宣布活动开幕。县科协主席赖培喜指出:全国科普日由中国科协发起,各级科协组织及系统为纪念国家《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实施进而持续推动各行各业各类科普活动。今年全国科普日在9月17日至23日展开,重点结合新思想主题教育,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性、创新群众性活动。并围绕科技创新、科教强国、数字素养、绿色发展、卫生健康、应急安全、乡村产业、人水和谐、技能原创等领域搞好社会性科普活动。推动民生科技高质量发展,当以各行业科技创新开辟可持续增长新领域新赛道,塑造绿色安全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强自主创新、现代科技应用动力变革、动能转换。三台县全国科普日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增强城乡科普便民服务。跟进防邪反邪、电信反诈,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环境治理、节能降耗,产业振兴、防灾应急等热点问题开展科普咨询。同时还进行社区科普讲座、中西医用药指导,专家免费义诊等项目。“积极参与、传播科技;崇尚创新、注重实践;破除迷信、尊崇文明。”在活动现场,县科协带领有关部门搭设展台、设置拱门,建立科普知识展板,向过往城乡群众发放产业经济、应急安全、生活小窍门等科普知识手册860余套,折叠式科普手提兜350多件,现场回答群众咨询520余人次。热心市民还同步表演了精彩文艺节目,社会反响热烈,获得干群一致好评。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9-21
  (记者 张艳玲)近日,四川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省委重点部署聚力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不久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了《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以超常举措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振兴发展。  据悉,这39个县(市、区)中有37个是过去的国家级贫困县,有20个属于革命老区,去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4.7%,可以说是四川发展基础最差、内生动力最弱、历史欠账最多的县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突出重点。对这些县域开展托底性帮扶,既是紧迫的发展任务,也是重大的政治责任。  四川在深化先发市县结对帮扶后发地区的同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国有企业带县“三级联帮”机制。每个欠发达县域均有1户在川央企和1户地方国企结对帮扶。所谓“三级联帮”,就是形成集团层面牵头帮县、二级公司分批帮乡、三级及以下公司组团帮村的“三级联帮”工作格局。此外,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欠发达县域结对共兴,以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消费帮扶为重点,深入开展县企结对合作。  在帮扶重点上,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合理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加快建设特色园区,努力把更多“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持续把矿产资源开发做精、清洁能源优势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做优,培育塑造支撑县域发展的强劲动能;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集中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提升交通内联外畅水平,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功能;着力强化财政支持保障,充分激活金融要素,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绩效;着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发展。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9-21
(记者 田姣)9月11日,记者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近日印发。  去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印发《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这是继2015年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成都获批的第二个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  根据《总体方案》,成都市建设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将立足“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以探索普惠金融支持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加强政策协同,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大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更加完备,金融基础设施更趋完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实施方案》将《总体方案》的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从加强分类引导、聚焦“三农”发展、深化金融科技运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等6个方面提出22条重点任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9-21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