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紧扣新形势新任务,深入宣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指示,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主动落实四川省委工作会议部署,各级干部更须“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立足岗位,担负时代使命,尽职尽责,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落实小细节、彰显大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认真执行全党统一战线工作“十二个必须”,就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在共同参谋、组织协调、民主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为推动天府四川现代化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力量。可面向港澳台系列统战工作,积极着眼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密切港澳台同胞、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等方面联系,真正扩大“朋友圈”,持续巩固与发展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首先要坚持合法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结合涉藏地区实际,着力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要持续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平安法治四川建设,跟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搞好涉藏地区反分维稳斗争。要强化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增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打赢一场场维稳服务发展的硬仗。围绕中心大局勇担时代使命,需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本领能力,不断营造团结和谐、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可立足高科技立体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增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须聚焦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从百姓冷暖抓起,严打暴、盗、抢、骗及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筑牢社会安全屏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更有保障。(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26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在八月如火的日子,农业领域迎来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农业科技会议,是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总回顾和总展示,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力量的总聚集和总动员,更是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再谋划和再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站高谋远,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把舵领航。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这非凡成就取得的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同时也体现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巨大努力,凝结着广大农业科研人员和基层农技员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资料图片: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一家现代智慧农业园区的工人在进行蔬菜日常管理。  历史无数次证明,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更大更强,农业发展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科技引擎必须“马力”强劲。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我国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先天不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需求又在不断增长。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也只能主要依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用不断提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现代化的设施装备支撑农业持续稳产增产和提质增效。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形态多样,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也只能主要依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用符合国情、农情实际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部分领域对外依存度高,存在很大的风险。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竞争博弈日趋激烈,农业科技受制于人的风险越来越现实地摆在面前。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也只能依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因为核心种源和关键技术是我们买不来的。  历史,总是在特别的时间节点给予人们以启迪,并赋予人们奋进的力量。此次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恰逢其时,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时不我待。  要坚持以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靶心。只有坚持需求导向,针对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才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亿万农民家。  要坚持以农业科技规律为前提。要尊重农业科技规律和特点,切实加强基础工作,久久为功、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强化创新成果集成应用,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要坚持以合力攻关为路径。要凝聚起强大合力,加快科技攻关,引导调度各方面资源力量,切实明确各类农业科研攻关突破的重点和成果要求,围绕目标任务聚集攻坚,多出快出突破性成果。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以此次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为起点,我们相信,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崭新篇章已经开启,创新的力量必将更加磅礴有力!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26
  (记者 李飞 李鹏)食以鲜为贵。一口新鲜,关系市民幸福感,关乎农民“钱袋子”,集中体现着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水平高下,也一度受制于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而“鲜”不可及。  近两年,着眼于尽快补上城乡冷链物流短板,农业农村部启动并加快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将其作为乡村建设行动重大工程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民心工程全力推进。  对这样一项“生产生活两相宜、农民市民两受益”的重大项目,从部省市县到建设主体,上下同欲,从资金支持到政策配套,各方协同,启动以来步步为赢,成效初显:一个功能衔接、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渐具雏形,越来越多的鲜活农产品挂着夜霜、带着朝露从田头冷库被送往远方的餐桌……资料图片  冷链遇冷,鲜机尽失  冷链不强,生鲜不鲜,农产品未卖先损,产业链非断即短,让农民痛心、市民糟心,补上这块短板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荔枝贵鲜,但极不易保鲜,白居易称其“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从岭南的荔枝到漠北的夏菜,从收获季饱受台风袭扰的慈溪葡萄,再到品质上佳但极易糖化的花牛苹果……与工业品和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不同,鲜活农产品生产集中于优势产区,流通半径大、运距长,但通常不耐储运,采收销售时节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一旦流通不畅,就会失了“鲜”机。  产地冷藏保鲜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先一公里”,也一度是“最短一块板”——“十三五”期末,我国果蔬产地低温处理率仅为11%,冷链运输率约为35%,相对照的,发达国家这两项比率均普遍在90%以上。本就单薄的产地冷链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中西部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冷库库容占比不足30%。折算下来,过千亿元产值在流通中被“蒸发”。鲜活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采后未预冷、流通无冷藏,“呼哧带喘、披头散发”进市场,生鲜不鲜,未卖先损,让农民痛心,也令市民糟心。  冷链不强,产业链非断即短!产地冷藏保鲜保证不了,农户不敢多种、不愿种优,种出来种好了通常也不敢奢望“奇货可居”,产后加工和延期上市也就没了保障。  那么,像产地冷藏保鲜这样的利农惠民设施,为何一度发展迟缓、成为短板?事实上,小小田头库,内有大文章:钱从哪里来?建设用地如何配置?一座座田头库怎样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如何避免建成之后“用了几天、闲了整年”?……这些问题若不能统筹解决,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难补强!  补冷链之短,早有先行者。如甘肃早在2009年就以财政资金10倍撬动社会资金,围绕高原夏菜、果品等建设果蔬保鲜库,构建联农带农体系,实现蔬菜、苹果每公斤分别增值0.2元和0.5元,也让菜农果农切实尝到了冷链甜头。  迎合农民市民诉求,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两年前,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作为农业农村部重大项目工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启动,并很快在全国范围掀起“把仓储保鲜设施建到田间地头去”的浪潮。  这是一项支撑国家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的乡村建设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部规划,到2025年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将重点覆盖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紧密对接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同时要备齐建强服务、标准、科技、人才和数字支撑,形成“一个网络、五大支撑”,目标是有效解决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短板问题,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有力支撑提高产业水平,促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大力推进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是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必答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补上产业体系、供给体系中的这块短板,把这个兼顾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改善的项目抓实抓好,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  火热开建,大网初张  明思路定打法、筹资金优配套、严管理重实效,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全面铺开  大工程自规划始。  作为项目总纲的《“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布局10万个产地仓储保鲜设施、1000个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和100个冷链物流基地。这一布局,上承“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总体目标,下衔各省区市地方性规划布局,主攻补短板、减损失、提品质、增效益,旨在尽快补齐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建设之初,“市场驱动、政府引导”被作为基本原则明确下来,2020年至2022年,中央财政资金累计安排180亿元、直接撬动社会资金400亿元以上。此外,诸如“仓储保鲜贷”“仓储保鲜-新农保”等专属金融产品也跟进支持,截至目前累计申贷金额超过110亿元。  2020年6月初,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已在湖南启动,从湖南中部的衡阳到湘东北的浏阳,县市需求既迫切又旺盛。但是,热情之中也夹杂着疑虑和顾虑——“设施建设用地难备案,办下来不知道到啥时候去了。”“冷库功率大,用电是个大问题。”“有了冷库,没有懂温控的人咋搞?啥都进库,一个温度肯定行不通。”  这些声音的背后,实质上是对配套政策和支撑体系的高要求。在扎实调研基础上,很快,农业农村部推动各地落实用地用电优惠政策,20多个省区市出台专门文件支持建设。不少地方还将项目建设列入领导干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  在解决好“有没有”问题的基础上,为破解“会不会”问题,农业农村部推动将冷藏保鲜实用技术和运营管理培训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支持范围,组织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8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几十位专家编制培训教材,通过线上教学、现场教学、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建设热情被充分激发。2020-2021年,湖南在117个县市区的3971个示范合作社建成6240个不同类型冷库,全省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提升34%,鲜活农产品损腐率下降10.8%。四川不仅省级财政追加投入支持建设,而且还将其纳入PPP项目储备“绿色通道”和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补贴范围。  花椒大县重庆江津,在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政策基础上,整合区级财政资金“叠加补助10%”,而且实行用地联审联办,将备案权下放到乡镇,一套组合拳下来,有力刺激了各类主体申报建设项目的积极性,近两年建成冷藏保鲜设施208座,扩容1.88万吨。  设施越是建得火热,越需要管得规范。为确保子弹不脱靶,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管理规范,重点对规划编制、申报审批、建设指导、竣工验收、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定,明确各级职责,强化监督评价,确保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还指导建立省级项目储备库,开通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储备常态化、制度化。  田头锁鲜,心头一暖  田头冷库为农民而建,让市民检验,一头多赚钱,一头买新鲜,既利于生产,又惠及生活,是民心工程、暖心之策  “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这一对乡村建设乃至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在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过程中被严格遵循:  ——2020-2021年共支持2.7万个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新增库容1200万吨以上。果树下、菜园间、栅栏旁,每个田头库都能好用、农民爱用。在浙江慈溪,农户5-6月鲜存杨梅,6-10月冷藏葡萄、蜜梨,11月到来年三四月存放西蓝花,全市冷库一张图,农户可以地图找库,一键入库。  ——推进中首先考虑实效,补贴资金向中西部主产区倾斜,向亟须巩固产业的脱贫地区倾斜,主要扶持与农户利益联结更紧密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支持121个县整县推进、率先探索构建产地冷链物流体系。如,2020-2021年两年累计补贴545个脱贫县计47.5亿元,占实际总补贴资金比例过半。河南九成脱贫县实现产地冷链物流项目覆盖,社旗县的鲜菜借此敲开了珠三角市场的大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蔬菜产业,正一步步迈向振兴。  好与不好,最终要看农民笑与不笑。去年,湖北京山的阳光玫瑰葡萄集中上市期,市场价骤跌30%,果农丝毫不慌,就地入库打冷存放,年底上市时溢价50%销售,几乎相当于一颗葡萄卖出了两颗的钱。“原来摘下来,放一天心慌一天,现在是放一天涨一天的钱。”京山果农告别了葡萄的酸,尝到了错峰的甜。  更大的甜头来自于产业链上。各地围绕田头冷库建市场、布电商、搞加工,把产业收益更多地留在了田头。“我们不仅可以在48小时内把鲜百合送到千里之外的粤港澳大湾区,还依托冷链保鲜开发出百合羹、百合果等多款百合加工品。”甘肃榆中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如今榆中百合产业产值已近3亿元。  一块短板补强,多个链条提升。“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不仅契合农产品跨地域、反季节的大流通特点,充当了供应链的‘稳定器’,而且增强了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初加工能力,成为产业链的‘抗压仪’。”唐珂表示,项目建设成效,说到底最终要让农业生产者,特别是小农户和农产品消费者来检验。  喜食荔枝的北京白领王萌以往每年五六月买广东茂名荔枝,七八月吃四川合江荔枝,这两年,她惊喜地发现直到9月甚至10月,还能一饱鲜荔枝的口福,“电商下单,两天就到,特别新鲜。”  王萌有所不知:这一口新鲜的背后,有一个个田头库、一座座集配中心和一辆辆冷藏车在保障,有一个更稳定的供应链、更强健的产业链在支撑,有一位从容不迫、底气十足的果农正盘算着来年多种几十亩、卖给更多人。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四郎曲批  甘孜州理塘县地属川西北高海拔、高寒边远民族聚居地区。2016年脱贫攻坚实施以来,理塘县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园区统领、企业赋能、村集体联动”的园企村三位一体现代农牧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着力破解高原地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5大难题,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港澳台及东南亚蔬菜备案直供基地,实现了高原农牧业绿色、高质量、产业化良性发展。资料图片  创新园区平台载体 理塘立足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定位,一是以园区作为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集中载体和拓展平台,破解农牧业分散经营局面;二是建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构建社会化服务集成商模式,破解产业链发展不均问题;三是培育区域品牌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用“极地果蔬”打开城市中高端市场,助推前端生产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蔬菜种植、牦牛养殖、产品加工”三个产业园,形成覆盖7个乡镇连片发展的园区产业带。理塘县的这种发展模式开创了以园区平台促进生产端组织化、以组织化带动市场化、以市场化再推生产端提档的高原农牧业产业化良性循环新格局。  创新政府参与机制 园区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如何厘清政府干预的边界,探索有效干预路径协调政府统领、管理、监督职能,成为摆在园区建设者面前的共同难题。理塘县在发展中认真践行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又不能完全放手的理念:政府干预应重在顶层设计,确保战略方向;要发展中注重统筹和服务,确保实践不走偏;其余交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政府牵头已累计整合社会资本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3亿元。为农牧业园区建设中政府统领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提供了实践参考。  创新借智借力途径 理塘以借智科技性人才和培育生产性人才为路径,一是依托院(校)县科技合作,填补科技人才“洼地”;二是多元技术培训,科学构建新型生产性人才梯队;三是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培育本地新型市场主体;四是“双创中心”带动,持续激发市场和人才活力。通过有效培育一线劳动力和经营主体,激发其内生动能,初步实现了“转化传统农民、富裕新型农民”。  创新县域飞地模式 理塘开创扶贫(衔接)资金县内跨村“飞地”集中投资园区模式,不断盘活扶贫(衔接)资金、优化资产管理,发展“产权式农业”,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能力,保障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做好“有效衔接”文章;通过龙头带动,建立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返租倒包“四合一”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园区产业化联合体。飞地模式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产权式农业解决农牧民持续增收难题,为高原地区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了参考思路。  创新资源利用方式 理塘运用生态学规律全面指导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重要生态屏障区和经济发展薄弱地区“两区”诉求。以沙化土种植优质牧草、半设施集中养殖实现生态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以保护性耕作、菜粪互换种养循环模式实现有限资源倍增整合。大力培育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创建高原生态城镇,弘扬生态文化,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循环发展路子。理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值区域生态资产,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双赢”。(作者系理塘县人民政府县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5
     (记者 李丽颖)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腾辗转,自动播种、施肥、收割,却不见一人;指尖在屏上轻轻一点,旅行之余也可以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没有土壤,没有阳光,植物工厂里的蔬菜依然长得旺盛……科技与农业融合,描绘着最时尚、最具创造力的乡村图景。  这十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一连串耀眼的成果和数据,勾勒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格局性、整体性重大变化: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勇登攀,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务工人员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护蔬果。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进入世界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2013年在山东农科院考察时,对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科技强农、科技兴农的号角吹响。围绕农业科技重大问题,《农业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农业部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进行战略性、全局性谋划。从中央到地方,农业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已经全速发动起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加速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获突破性进展,取得大量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  为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系统部署了“七大农作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蓝色粮仓科技创新”等重点专项。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转基因研发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转基因研发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农业基因组研究实现了“弯道超车”,我国牵头完成了小麦、谷子等粮食作物,棉花、油菜、烟草、马铃薯、番茄、甘蓝等主要经济和园艺作物基因组的测定,奠定了我国在国际农业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1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显示,我国农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引领性、开拓性、突破性重大进展,在作物、园艺、兽医等学科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推动我国农业科技由局部创新向“自主基因、自主技术、自主品种、自主产品”的整体性跨越。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要素支撑更加有力,以强基础、提能力为重点,打造了完善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开创性地探索实践了“学科群”的建设思路,实现了重点实验室由“一个一个建”向“一群一群建”的转变。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了由469个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体系。强化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构建起以11个农业科学观测数据中心为“塔尖”、148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为“中坚”、4万个农业生态环境国控监测点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工作架构,建强了科学观测站网络体系、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创造有利的条件。  科技夯实大国农业的根基,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的小麦丰收尤为不易:主产区小麦晚播15天左右,弱苗率近三成,近十年同期最高。在“逆势”中实现稳粮保丰收,科技壮苗的效果尤为突出:调动农科教系统力量,组建部省联动专家组,编制技术指导方案,专家一线指导,农技员技术培训,线上线下同步技术服务,小麦不收,科学管理不停,“藏粮于技”的主旋律在田间奏响。  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是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我国农业科学家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成功培育出“超级稻”“矮败小麦”“高淀粉玉米”等一批高产、优质新品种,开发出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13个粮食主产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推进科技支撑粮食丰产增效,每年有2万项次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运用于粮食主产区,为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万亿斤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随着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工作深入推进,良种自主创新和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隆平高科等中国种业企业逐步走进国际市场,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步伐更加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拥有量、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农业生产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智能化农机亮点纷呈,北斗示范应用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拖拉机、无人插秧机、无人地面植保机、无人联合收割机等智能化设备应用更加广泛,植保无人飞机大面积应用。与此同时,我国农机装备制造迈入大国行列,我国农机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高速插秧机制造技术突破日韩垄断,采棉机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被改变,蔬菜钵苗高速移栽、畜禽精准饲喂、深海网箱智能化养殖等技术加快应用,农机研发规模世界第一。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着力解决制约“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有机肥替代等节肥技术,以及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节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肥料、饲料、农药等投入品的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达到40%以上,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实现由“治”到“用”转变;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6%,农用为主、多元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率达到80%,重点地区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我国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通过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奶牛生猪健康养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技术和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已建设300个化肥减量增效、150个果菜茶全程绿色防控、723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674个秸秆综合利用、100个农膜回收重点县,形成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模式。  全产业链支撑现代农业,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炎炎夏日,走进农产品市场,畜禽水产、蛋奶蔬果,应有尽有。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优质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及水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的背后,是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和强力支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稳定成熟,每一个产业都有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科技队伍,分布在产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主产区。每个体系都由业内顶级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按照产业链条环节设置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养殖、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说,产业的每个环节、领域都有相应的科技力量支撑,避免了以往按照学科组织科研导致创新链被人为割裂的弊端,搭建了农业科技联合协作的大平台。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建立了大协作机制。蜂体系授粉岗位科学家邵有全介绍,蜂体系专家开展了跨体系专家的合作,与苹果体系专家在山西运城试验站的配合下建设了苹果蜜蜂授粉示范基地,60万亩苹果全部实现蜜蜂授粉;在梨体系专家的配合下制定了快速嫁接开花技术,让果农将蜂搬进果树园,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把综合试验站设在企业,这样科技创新才能离产业足够近。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皓,也是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试验站设有蛋鸡研究院,集结了630多项科技成果,不仅满足企业需求,也承担着带动农户的任务。“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也能逐渐培养和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说。  来自全国800多个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的2800多位农业科研人员,汇聚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科技攻关,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链条,努力突破共性技术、集成关键技术、熟化配套技术,奠定了产业变革的科技基础。  农业农村部推介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一半以上是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小麦“一喷三防”、奶牛饲料高效利用、深海网箱养殖、稻田综合种养等技术应用,大幅度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中芯一号”家猪基因芯片,打破了欧美控制;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自主培育的京海黄鸡品种,市场占有率从20%提高到50%以上;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自主培育的北京鸭新品种,彻底解决北京烤鸭的“填鸭”问题。  柑橘体系将新品种培育、果园改造、病虫害防控等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彻底改变了我国柑橘产业传统生产方式,使我国柑橘供应期从原来的3个月延长到10个月,摆脱了市场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为适应我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需求,我国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科技力量布局,大大充实和强化了果蔬、畜禽、水产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成果供给。  从上到下,我国建立了完善、系统的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现代农民教育培育体系。  面向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越织越密,有效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跑赢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迈入“一主多元”融合发展新阶段。近55万推广机构人员遍布全国,一批批“土专家”“田秀才”躬身乡野,把实用技术和贴心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高素质农民成为农业先进技术的践行者。2014年至今国家累计投入资金159.9亿元,培育高素质农民超过700万人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衔接,不断发展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对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顶层设计,改革政策密度之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也为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农业科技一度面临科研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大量科技成果无法从实验室走向企业、走向市场。打破阻碍,拆掉“藩篱”,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改革势在必行。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等要素充分活跃起来,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种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高的基础环节。农业农村部以种业权益改革和良种联合攻关为突破口,完善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设计和制度框架,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清障搭台。农业农村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三部委从2014年开始,在4家中央科研单位实施了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核心是科研人员个人将从其成果中获得直接回报,而且比例将不低于40%。  将种业科研成果“确权”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触发科技成果转化“核裂变”,促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潮。2014年8月,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启动当天,“京科968”三系配套杂交制种法转让、3K玉米SNP标记开发与利用经营许可转让等9笔交易签约,成交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  为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2015年启动运行,建立起国家级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综合服务机构。截至2021年底在中心网站公示公告的已交易成果225项,合同金额5.06亿元,一大批新技术、新模式得到落地转化。  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组织实施中,探索构建符合农业科研特点与产业规律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推动分类实施“揭榜挂帅”“赛马”“择优委托”等制度,启动实施了大豆、玉米种源攻关“揭榜挂帅”工作。  农业科技强化成果导向,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和决策权,切实把“权”放下去。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转基因重大专项等300多个项目中,做到三个“自主”,即在研究方向不变、考核指标不降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可以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自主组建科研团队,自主调剂相关预算科目。  实施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以主体定位与核心使命为评价依据解决评价导向“唯论文、唯奖励”和评价方式“一把尺子量到底”等问题。在试点成效的基础上,及时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与服务绩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加快构建以研究创新度、发展贡献度、产业关联度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了科企融合平台载体,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围绕解决行业性、区域性和基础性重大问题,先后认定了优质奶业、棉花产业、渔业装备等60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上千家科研院校、企业参与联盟建设,有效改变了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状,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国家棉花产业联盟联合我国棉花“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纺织-服装-贸易”全产业链208家企事业单位,致力打造我国优质棉花全产业链国际品牌CCIA,促进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按照建设“农业硅谷”的思路,建设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搭建科学家与企业家同台唱戏、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平台。截至目前,共有389个高水平科研团队、420家高科技企业、30支高质量基金入驻5个科创中心,“农业硅谷”效应逐步显现。  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激发了科技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构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四支农业科技队伍:一批深怀爱国之心、科学素养深厚的战略科学家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担纲领衔,一批富有奉献精神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解决“保供、解卡、防风险、绿色转型”等产业难题中贡献力量,一批三农情怀深厚、创新潜力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在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体系中勇挑大梁,一批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高素质农民和乡土人才正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这十年间,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从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长远谋划,到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发科技创新潜力的一系列实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力不断迸发,用一个又一个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座,让农业现代化征程行稳致远、铿锵有力。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24
  (施维)近日,湖南永州某地一位老人在烈日下收割稻谷的视频,经人民日报转发后引爆网络。据不完全统计,短视频渠道的点赞已超千万。视频中,老人古铜色的皮肤,瘦削的身影,骄阳下辛苦劳作的画面……仿佛展现出古诗《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令不少网友高呼“破防了”,并纷纷表白“致敬农人”。资料图片  致敬农人,既是致敬农民辛勤坚毅的品质,致敬那个“像父亲一样伟岸的背影”,更是致敬我们的“衣食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辛苦”两字,分量很重很重。不只是体力上的艰辛,还有经济上的付出。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保障他们的收益,但是总体而言,种粮比较效益依然不高,特别是和进城务工相比,收入相差较多。农民种地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市场经济行为,而是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奉献。  无独有偶,8月20日四川遂宁的一则老人在43℃高温下赤脚收玉米的视频,也广受关注。在他的背篓里,每一根玉米棒子上都只有少量干瘪的玉米粒,但农民说:再不好也要收回去。这样的高温,别说是田间劳作,普通人下地走上一大圈估计都受不了。很多人发问,如此天气为何还要下地干活?我想,这其中或者有生计的压力,或许也饱含着一种“情结”,对土地、对粮食的情结;同时也隐含着一份责任,老百姓潜意识里最朴素的,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这更是中国农民可敬之处,伟大之处。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大幅提升,即便是作为三大主粮中机械化率最低的水稻,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也超过了85%。只是在南方的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因为地形地貌的原因,机械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部分农民还是离不开传统的耕作方式。永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以丘岗山地为主的地区。我们不能还用几十年前的目光来看待现在的农民和农业,更不能简单地把这个视频就等同于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全貌。  但即便如此,种地依然是最辛苦的工作,农民仍然是最辛苦的职业。如何更好地改善他们的境遇?如何回馈农民的这种担当、这种奉献?光靠“致敬”、点赞显然是不够的。而是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真真切切地尊农、爱农、护农,这才是题中之义。  尊农,就是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正如有的网友所说:爱惜粮食从来不只是一句口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也是视频拍摄者想要传递的信息。点菜是否适度、吃饭是否光盘,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都是对农民的一种尊重,对劳动的一种尊重,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而这种力量也会逐渐推而广之,形成全社会更好的尊农、崇农、敬农氛围。  爱农,就是要多为粮农的利益筹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民有这个意识有这个觉悟。但是,农民种地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了,不能让他们流汗再流泪。要实现农民增产又增收,关键还是要构建好“辅之以利”的机制。通过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经营服务增收益,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能够多得利。如此,也才能把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打得更牢。  护农,就是要让农民享受更好的福祉。时代在发展,农村在进步,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需要干净的水,绿色的环境,还有更便捷的生产工具,更全面的养老保障,更优良的医疗条件。这要求我们要适应农民的新需求,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真正的护农。  视频也提醒我们关注高温下农村老人的安全问题。据了解,在南方一些地区,由于高温中老人下地干活,发生了多起较为严重的中暑事件。对此,各地政府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密切关注高温下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基层工作者要及时调度走访独居、生病老人,通过农村大喇叭做好天气预报、高温预警等工作,必要时应劝返田间劳作的老人,并准备好一定的解暑降温药物等,帮助老人安全度夏。  无论天气还是新闻,所有的热度不久都会过去。互联网上的热点总是一波接着一波,下一个出现在新闻中的农民主角会是谁?不得而知。总体来看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被看见,才能进而被尊重、被关爱、被帮助。关键在于,这种关注,不是流量密码下的围观;这样的感动,也不是一时的情感发酵,而是真正凝聚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力量。如此,未来可期,乡村可期,农民幸福可期。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23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      持续高温炙烤大地,也给农业生产带来挑战。眼下正是秋粮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连续10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我国南方地区高温日数异常偏多,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高温热害和干旱碰头,给秋粮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也对农业防灾减灾提出更高要求。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上半年,我们克服疫情灾情等多重困难,夏粮生产实现高位增产,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而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总体看,今年秋粮面积较上年有所增加,丰收有一定基础,但连日高温干旱已给秋粮作物生长带来影响,尤其南方部分地区中稻、夏玉米受灾较重,抗灾救灾形势严峻。抓住近期抗灾减损窗口期夺取秋粮丰收,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当前要把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作为首要任务,毫不松懈、全力以赴打赢抗灾夺丰收这场硬仗。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特别是做好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达资金3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紧急下发通知,加强部署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工作,并派出10个专家组、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指导关键措施落实。针对当前高温干旱灾情,水利、气象、应急等各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实招。下一步各地各级党政部门和农业农村系统要切实抓好落实,科学防灾减灾,确保抗灾夺丰收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奋力夺取秋粮丰收保卫战的胜利。  抗灾夺丰收,首要是加强责任落实。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抗灾夺丰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层层压实防灾减灾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市县乡、到村组、到人、到地块,确保救灾物资和抗旱水源储备。积极发挥各级农技人员和专家组、科技小分队作用,加强监测预警和指导服务,紧盯关键作物、关键环节、关键时段、关键地区,细化完善技术指导意见,确保抗灾减灾技术措施落实到田。同时动员受旱地区基层干部群众广辟水源,及时做好抗旱浇灌,做到能浇尽浇。  抗灾夺丰收,关键要加强统筹协调。统筹协调不同地区,强化灾情调度,结合灌溉条件,分区分类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高温干旱,努力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能稳产、无灾区多增产。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农业农村、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联合做好监测预警,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统筹应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高温干旱天气容易诱发病虫害发生,要针对气候特点优化病虫害防控措施,指导农民合理调整施药时间和用药种类,发挥统防统治、群防群控作用。  抗灾夺丰收,长远看还须加强产能建设。有专家预判,今年高温天气并非个例,未来极端天气频发可能成为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着眼长远,不断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加快培育抗逆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为科学防灾减灾、端牢中国饭碗夯实产能基础。  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几十天时间,秋粮生产还要过病虫害、北上台风、东北早霜、南方寒露风等多个关口,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各地各部门务必把工作做在前头,把握防灾减灾主动权,抓紧抓实抓细秋粮生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22
(庄贵阳 王思博)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各地区争先开展相关实践,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产业化路径。四川省生态环境基础好,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大有作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目的意义  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工业化、化学化、无机化生产方式普及,加之个体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竞争,生态系统被无限切割、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大力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生态产品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生产矛盾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民众生活水平提升引致消费升级的客观需求。进一步来讲,在人类赖以生存的一般生产生活条件由纯自然属性向兼具自然与人为属性转变的情况下,生态产品概念的提出,目的是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索人类劳动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并获得合理回报的新机制,推动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范式深度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产品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自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首次在政策文件中明确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到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主要关注生态功能区实现自我发展和增强造血能力;再到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从国家层面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制度化阐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践不断与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有机融合。  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的探讨,其核心本质在于加快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将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变成为发展优势,从而使得生态保护者权益得到保障、生态受益者义务得到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者付出代价,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间良性互动。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内涵阐释  生态产品是大自然与人类劳动共同作用的劳动产品,体现为人类社会一般生产生活所需的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例如土地肥力增强、空气清新度提升、水质清洁度改善、气候舒适性提高等,具有明显公共物品属性。除公共物品这一核心属性之外,生态产品还包括准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及私有物品等各种属性。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俱乐部产品、私有物品作为生态产品表现形式,随着公共物品属性减弱、私有物品属性增强、市场化程度提高,重要性也依次降低。其中,公共物品是生态产品的主要表现形式。  生态产品公共属性不仅体现在其产品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在其价值构成上。生态产品绝大部分价值体现在其通过改善一般生产生活环境、提升自然生产力、促进民众身心健康,从而产生公益性使用价值。生态产品使用价值优先于交换价值,强调从生产端调节而提升供给能力,满足民众对良好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分两大类任务:第一阶段以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导向,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恢复自然生产力。第二阶段以提升生态产品经济收益为导向,实现生态产业化经营。两阶段存在空间并行性与时间继起性两大特征。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生态产品及服务包括物质产品以及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物质产品具有私人属性,其他三种服务具有公共属性。生态产品和服务生产不只是靠自然力的作用,需要政府承担基本的生态服务维护职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大部分是通过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公益价值直接惠及民众,提升社会整体福祉。小部分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而实现货币价值,增强多元化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生动力。公益价值实现主要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实现生态产品数量与质量层面充分供给,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方式与根本目的,体现生态产品公共物品特征。生态产品通过市场机制的货币收益目的是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对四川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建议四川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全省生态禀赋优渥,良好的生态本底赋予四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先天优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遵循“条件优势—生产优势—产品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逻辑。良好的生态本底是潜在条件优势,必须与相应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相结合,配置好生产要素,形成生产优势。结合区域分工和产业链布局,通过产业组织管理,形成产品优势。然后通过营销和品牌推广,在市场中赢得信赖和竞争优势,成为地区发展的经济优势。  2021年底四川启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首批入围试点地区包括2个市级地区与12个县级地区,入选地区主要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开发、生态产品保护补偿、生态产品价值考核、绿色金融支持等六个重点方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模式。总体来看,四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首先是生态经济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空间分布较散、产业联动机制较弱,相关经营风险防御体系不完善。其次是生态产品溢价不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仍局限在有形的物质产品,品牌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最后是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还不够。相较福建省南平市、浙江省湖州市、丽水市的探索实践,四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与经验尚需进一步总结提炼。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内涵,不宜有急功近利之心,切忌因短视政绩观损长远发展大局,应充分发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大我精神,以谋子孙后代之福为初衷,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鉴于四川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效关系到本地区甚至全国人民的生态福祉。《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作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的首要原则。基于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从生态本底改善的供给侧、民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需求侧出发,将“价值实现”重点放在提供充足生态公共物品、促进民众身心健康、提升社会整体福祉。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市场工具,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货币转化,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现阶段部分地区仍对生态产品公共属性认识不足,过度强调货币化实现形式,增大生态环境损害的潜在风险。为此,各地区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过程中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坚持强可持续理念,摒弃弱可持续认知。强可持续性理念强调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之间有限的可替代性,部分关键自然资本不能通过人造资本累积来替代其损失。弱可持续理念强调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一般可替代,自然资本的损失可以通过人造资本的累积进行弥补,只要保持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的总和不变即可。强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一致,强调“生态合理性优先”原则,“即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优先于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性”。如果过度强调生态产业化,而实践中缺乏监管,容易导致变相鼓励资源开发、突破生态红线、不顾及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平衡。可见,只有坚持强可持续理念,以保障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为基础,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才能不断提升地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坚持公益价值实现为主,辅以货币价值实现作为适当激励。从各地的实践来看,部分地区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作为工作重点,认为“价值实现”就是提高GEP向GDP的转化率。实际上,GEP核算的出发点是加强自然资本保护,而不是自然资本的价值转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个方面,不宜夸大其作用。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经济社会价值,应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不断释放生态产品的公益价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确保生态产品公益价值可持续供给的前提下,通过构建生态产品市场,使得生态产品货币价值实现成为可能,增强多元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生动力。  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有序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强调从生产端调节而提升供给能力,满足民众对良好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而非从消费端矫正需求,实现短暂的市场供需平衡,具有较强公共物品属性。尤其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系到生态安全,生态本底的保护尤为关键。因此,只有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对社会资本介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设置“红绿灯”,完善生态产品货币价值分享机制,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参与者权益,充分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通道,使得生态产品货币价值在生态产业内循环,实现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充分激励。(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8-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今年花生丰收时节,在三台县西平镇收获了一种不一样的花生——水果花生。水果花生以其香甜可口、适合加工等特点在当地一炮打响,哪怕带泥的花生都能卖到8元/斤。  对于多年传统花生种植基地的西平镇来讲,水果花生将开启其花生结构调整的序幕。不仅如此,水果花生也将为三台县这个四川“花生种植第一县”带来花生品种的革新,在满足加工需要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农技人员随手扯起一蔸水果花生。尝到甜头,水果花生效益高  8月16日,在三台县西平镇朱君村,刚刚收获的水果花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入口化渣并带着丝丝甜味,给人一种新鲜的体验。  “之前,我们的农户普遍种植传统花生。今年3月,村集体带头示范,首次试种了150亩水果花生,主要是探寻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增收路径,并为解决剩余劳动力、盘活撂荒地寻找出路。”朱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马文勇说,“我们从8月初收获。发现水果花生甜度好、含油率低,适合鲜销,因而选过的泥巴花生都能卖到8元/斤。而且,它的平均亩产达1000斤,比普通花生提高了10%-20%。到现在,我们已经卖了两万多元,都是公司订单收购。”  马文勇算了笔账,水果花生均价可达5元/斤,亩产值可达5000元,亩种植成本在1400-1500元,亩利润达3500元左右;普通花生一般卖3元多1斤(湿),亩产值2100元左右,亩成本100多元,亩利润近2000元。很明显,水果花生的效益高出了一大截,而且,1亩地还能解决十几个农户务工。  这种水果花生名为“蜀花9号”,是省农科院选育的我省首个水果花生品种,去年在西平镇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结果因口感太好,试种的5亩全都被吃光了。  “我镇有一个食品加工厂,传统花生含糖不高,口感也不怎么好,厂家始终收不到满意的原料。同时,去年以来,各村集体也出资开垦了一批撂荒地出来,土质也不太好,种啥品种,如何收回成本?花生正好不择地势。”西平镇副镇长蒋经纬说,“去年底,我们通过县农业农村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对接,今年确定朱君村、响石板村、麻石桥村、方子堰村等4个村集体和一个大户带头试种水果花生。”  西平镇党委书记刘春华说:“我们计划种植1000亩,可是种子太稀缺了,实际只种了500多亩。水果花生口感很好,是高端品种,这将为我们去年整治出的8200亩撂荒地找到新出路。”一种难求,但亦要适度推广  8月初,西平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果花生机械收获现场会,我省首个水果花生自此拉开大规模采收的序幕,水果花生一炮打响。  刘春华介绍,每天有1万斤新鲜水果花生从西平通过网络购物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预计通过销售鲜果、种子等形式,500多亩水果花生收入将突破40万元。  位于西平镇的一家食品公司,主要加工卤味、蒜香等风味花生。今年,该公司负责人唐作凯收购了三四十吨水果花生,终于开心地笑了。连日来,这些水果花生正在加工厂加班加点烘烤。  “我们过去在本地收购的传统花生,含糖量只有3%,而且不化渣。后来,我们又从省外收购,除了均匀度好一些之外,口感始终还是不行。”唐作凯说,“水果花生就比传统花生细腻得多,生吃带甜香,食糖量达12.7%,我们只需原汁原味的加工,把它烘干烘酥,风味就非常的好了。”  唐作凯表示,他收购的这三四十吨水果花生将烘干后专门保管贮藏,留作种子,明年向当地农户推广,预计可推广一两千亩,再一步步地扩大公司水果花生原料基地。  尽管水果花生备受市场青睐,马文勇也舍不得全部卖完。他说:“我们计划留2万斤做种子,按1亩用种20斤,明年就可以扩种1000亩。现在,有10多户农户看好水果花生的前景,已经找我们买种子了,本村的就卖10元/斤。”  刘春华说:“花生在西平种植历史悠久,是西平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镇上的近期目标是发展1万亩水果花生,但种子一种难求,这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瓶颈。因而,我们建议大家尽量留种,利用山上、山腰、山下的撂荒地通过机耕、机播、机收等广泛种植。”  据了解,多年来,三台县花生产业一直比较稳定,种植面积保持在15-16万亩,为四川“花生种植第一县”,但过去的品种以“天府系列”“云花29”等品种为主打,但口感均不如现在的水果花生,难以满足加工厂的需要。  “水果花生既能满足加工需要,又让农户看到了效益。同时,它比原有品种产量还高一截,抗病虫能力更强。”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粮油站助理农艺师谢宏介绍说,“明年,我们准备结合一个花生高产创建项目,在西平、建平、八洞、鲁班、古井等花生基地,适度推广水果花生,以点带面,带动农户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2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须要争当“政治坚定的表率、履职担当的表率、守正创新的表率、提升本领的表率、严于律己的表率”,通过明纪律、知敬畏、守底线,实施主动跟进监督,进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非常举措保运行、稳大盘。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21
(记者 王壹)盛夏时节,热浪滚滚,湖北大冶市阳光绿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有文每天都忙着和合作社成员一起采摘、销售葡萄。  “让大家久等了,葡萄已经成熟,8月7日正式开园!巨峰葡萄每斤10元,富硒葡萄每斤12元,阳光玫瑰每斤30元,欢迎提前预订!”8月初,王有文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公告”。  王有文算是返乡创业中的成功者。2008年,他从湖北文理学院毕业后,本已拿到公立高中正式编制工作,但他放弃了,选择到恩施州建始县支教。在支教过程中,王有文发现当地葡萄种植业发展得很好。相比之下,自己家乡的葡萄虽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但仍旧在原地踏步,这让他触动很大。2012年3月,王有文返乡,组织成立了阳光绿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被评为“湖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21年,通过发展葡萄深加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庄建设)、特色水产养殖业等产业,合作社实现总收入604万元,成员平均收入4.06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像王有文这样的返乡创业者逐渐多了起来。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120万人,比2020年增加110万人,他们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伴随着这一火热浪潮,“引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凸显,很大程度上成为返乡创业成败的关键,如何解决引人、留人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王有文在葡萄园。  “找人难”,难倒创业英雄汉  据了解,进入21世纪以来,有三个时期发生了较为典型的返乡创业潮,分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2013年产业转型升级时期、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这些大事件很大程度上促使在城里打工的群体返回家乡,走上创业的道路。  返乡创业的人多了,可以带动的就业岗位也就多了,从而可以反哺乡村,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后疫情时代,各种不稳定因素叠加,返乡创业人数有增加趋势。在返乡创业热潮中,“人”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因素,如何解决引人、留人问题,是很多返乡创业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返乡创业不是个体就可以做成的事情,需要一批人协同作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的问题解决了,合适的人却非常难找,这难倒了诸多返乡创业的英雄好汉。  没有得力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谈,返乡创业者会成为“光杆司令”。对此,王有文深有感触。  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王有文一度因为用人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彻夜难眠。平时与其他朋友交流的时候,王有文发现大家都是“英雄所见略同”。  “农村返乡创业确实存在‘光杆司令’的问题,我身边就有很多这种情况,大家做得很艰难。农业周期长、收益慢,很多人觉得辛苦、不体面,付出和所得不匹配,农产品价格偏低,追随者甚少。”王有文告诉记者,现在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太少,留下的都是老人,就是有一些好的想法,也很难引起共鸣,导致很多想法无法实施。  无独有偶。作为第一批返乡创业者,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俏的返乡缘由是自己的“热带水果梦”。  因为父母种植热带水果,他从小耳濡目染,深深喜爱热带水果种植,一直想“收尽天下热带水果而育之”。  2006年大学毕业后,王俏在大城市工作多年,但梦想一直召唤着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王俏毅然决定辞职返乡创业。经过几年的努力,王俏终于把火龙果、芒果等热带水果搞得有声有色、颇具规模。  然而,对于王俏来说,招人难、留人难让他十分“头疼”。每每谈及这个问题,王俏总是有些发愁。如果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一起奋斗,公司的发展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我们回来创业,当然还是要继续吸引人才,让他们能留得住,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王俏说。王俏的公司有出口热带水果的业务,需要常年招聘相关人才,但是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却不多,即使偶尔遇到合适的,最后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来。  “我带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番,但是猛然间发现自己有时像一个‘孤家寡人’,有很多不懂的东西,又招聘不来人手帮助自己,总算有合适的人选吧,又留不住。”还有众多返乡创业者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们大多都在摸索。  “返乡创业始于较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这也是他们基于自身条件应付外部环境压力的一种理性决策,是在创业利益和务工收益两者之间权衡后的结果。”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李彦娅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员约有70%为农民工,平均每个返乡创业项目可带动6-7人稳定就业。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  显然,在近3亿名农民工群体中,有四成多在户籍所在地从业,近六成在其户籍所在地以外工作。  引人最终还是为了“留得住”。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红利慢慢减少,当初因为在家没钱赚、赚得少而背井离乡的他们,如今也意识到,如果能回得去,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还能孝敬父母、陪伴家人。刘剑春在凤梨园。  “留不住”,到底为什么?  要探究为何留不住返乡创业者,就要弄清他们回来的原因。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副处长高鸣通过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发现,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里的用工需求在减少。  “47.33%的被调查者反馈,其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城市用工需求减少,企业停工、限产、裁员、降薪因素占据31.79%。”高鸣说,“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返乡创业。”  一方面,从城市视角看,近年来,受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持续多年的农民工进城“挖金”红利逐步减少,城市中适合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工作日趋饱和,甚至在减少;另一方面,从乡村视角看,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五年以来,各地都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吸引能人返乡入乡,充分发挥了乡村“蓄水池”的功能,开始吸纳更多人才建设乡村。  对于地方而言,他们当然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回来建设家乡,但人回来如何留住?  当下,很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合作者,或者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农民工选择返乡自主创业需要通过培训提升自己的技能,所以各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不过目前不少培训流于形式。”李彦娅说。  今年31岁的返乡创业青年、江西瑞金市土八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剑春对此感触颇深。  2015年,刘剑春大学毕业后考取了本地公务员。在一年多的工作中,刘剑春发现当地很多农民都遇到水果销售难题,加上当时对返乡创业的鼓励,于是,2016年底,刘剑春辞去公职,返乡创办了瑞金市土八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赣南脐橙和其他水果。  不创业不知难啊!创业伊始,刘剑春发现自己想得太简单了,赚钱并不容易。经过一年多的拼搏,公司在2018年底开始走上正轨并慢慢形成规模。  运转就需要人。刘剑春开始招聘技术运营人才,负责对接京东等平台。2019年初,岑先生应聘了这个岗位,刘剑春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月工资也开到了1万元。在当地,这个工资水平已经不低。  但在2020年初,岑先生还是辞职了,没能留得住。  “小岑在我这里工作了一年,对各种流程也都比较熟悉了,就自己创业啦!”对于岑先生的离开,刘剑春满心遗憾,但也能平常心对待。  刘剑春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很多地方想留住返乡的人都很难。为何地方留不住人?在高鸣看来,这主要受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首先,硬环境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等跟不上,注定让很多返乡者望而却步,有心无力。其次,软环境跟不上,主要包括科技培训、文化教育等,让返乡创业者没有好的发展环境和待遇福利,这也制约了一部分返乡创业者的选择。  以安徽黄山歙县为例。歙县是安徽省返乡创业示范县之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举措推进返乡创业工作。不过,留人难依然是歙县面临的突出问题。  歙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县返乡创业留人难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地理位置上,歙县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较近,特别是与浙江毗邻,很多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到苏浙沪去就业。据统计,歙县每年约有2000名高校毕业生,返歙就业的不到20%;其次,歙县的工资待遇与苏浙沪等地区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很多人选择去外地就业,导致本地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  “尽管我县也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和引才留才政策,但力度还不够,吸引力不大,各项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教育、医疗、娱乐等对招人留人没有优势。”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歙县的困惑也是很多小县城的共同困惑。此外,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有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当下,一些地方对于返乡创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根源在于这与基层干部的考核“不挂钩”,这也是地方留不住人才的重要原因。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某地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在谈及返乡创业留人难时讲了一个事例。前几年,有两个大学生看好家乡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就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民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民宿发展得有声有色,并在当地也开始小有名气。但是,正当大家觉得不错的时候,这两个大学生还是把民宿留给了父母打理,自己还是离开了。  “政府层面资金不够,可能给予的力度不够,配套设施也跟不上,加上地方偏远,年轻人都想去大城市发展,就导致了即使我们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还是很难留得住人。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返乡创业工作之于我们的重要性,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服务。”该负责人说,“返乡创业工作不能只填填表格,读读文件,喊喊口号,而应该思考如何‘筑巢引凤’,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吸引合适的人才,并付诸行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能提供哪些吸引人的政策、当地市场能否接纳返乡者进入某个领域,都是影响返乡创业者留下与否的重要因素。  找“病根”,引凤更要筑巢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付文阁表示,“引人、留人痛点的治理在于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其背后凸显着社会治理能力的运行逻辑,只有从整体上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打通各个方面的阻碍,让资金、政策、环境等环节各自发挥作用,共同为‘引凤筑巢’保驾护航。”  “返乡创业人才是乡村发展急需人才,很多地方只把教育、医疗和科技行业等从业者当人才引进和保障,而返乡创业不属于这些行业领域。对于返乡农业人才的政策应该与上述行业一视同仁,只有加大吸引保障力度,在资金、培训、行政审批等服务保障方面给予支持,才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回到家乡。”众多返乡创业者呼吁。  广袤乡村大有作为。乡村引人重点领域在哪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薛永基认为,一些就业创业形态,如共享用工、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这些都是未来乡村引人的重点关注领域。“这些领域在乡村地区市场需求大、进入门槛低、收入相对稳定,是值得尝试的。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行业的技术要求比较低,未来面临的竞争也会比较激烈,需要运用创新性思维去尝试。”薛永基说。  返乡创业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要有一个过程。“返乡创业应该要有耐心,因为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有一个长期的规划,通过建立返乡创业园区,提供有针对性并实用的培训,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个便利的安置环境,让引进的人才留得住,这就是我们说的‘引凤’之后要‘筑巢’。”付文阁说。他认为,在当地创立返乡创业园,可以吸引更多返乡创业者入驻,进而可以形成集群效应,产生规模效益。  刘剑春的工作地点就位于瑞金市经济开发区,那是一个聚集了电商销售类返乡创业者的返乡创业园区。  “政府这点做得很好。在这里工作,租金减半,而且可以发挥规模效益,优化成本,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刘剑春说。  不难看出,创立返乡创业园区可以让创业者们比肩为邻,互通有无,能很大程度上满足创业者政策支持、社交、学习、资源、服务等需求。  人回来后,资金如何流转?各地纷纷出台支持返乡创业青年金融贷款的便利举措,更好留住人才。如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了“中银乡村好青年贷”,旨在更好地支持“乡村好青年”创新创业,解决乡村青年创业过程中融资难问题。  钱的问题解决了,要想进一步留人,接下来就要比拼“软实力”。近年来,很多地方为了留住返乡创业者,下了大力气来整治地方的营商环境。  山东菏泽市实施“归雁兴菏”行动,全力开展返乡创业工作。自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返乡创业就业40.16万人,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6.39万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引进过亿元返乡创业项目325个。在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1596名返乡创业人员当选班子成员。  “目前,全国有超过1000万名返乡创业者,他们有不同的能量等级,但不论哪种,当地都要有符合人才发展的环境才能长久。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一个好的创业环境,也可以让返乡创业者得到具体的政策扶持,不用在乡村因为‘人情关系’跑断腿,基于规则办事就能留住返乡创业者,并树立良好的口碑。”来自浙江的返乡创业者谈晏对记者说。  河南叶县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为吸引返乡创业者落户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在减免一定期限场地使用费的基础上,还为返乡创业者提供项目孵化、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融资对接、税务代办等服务,对返乡创业主体给予3年内不超过当月实际费用50%的物业、卫生、水、电等费用补贴,年补贴最高达1万元。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叶县共促成返乡创业项目22个,126名成功人士计划返乡创业,县级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已累计吸引入驻企业1529家。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恰恰是创业者所需的“大事”。当下,很多地方在整治营商环境中都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甚至是“最多找一人”的目标,都在为包括返乡创业群体在内的市场主体持续提供“多、快、好、省”的办事环境。  未来,返乡创业路在何方?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建设一批县域返乡入乡创业园,打造农村创业创新升级版。根据文件,到2025年,要在全国县域建设1500个返乡入乡创业园,基本覆盖农牧渔业大县(市)和劳务输出重点县(市),吸引300万名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创新,带动2000万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那么,对于返乡创业引才留人工作来说,有何发展建议?  高鸣表示,必须要做到三点。  首先,返乡创业者必须要了解所在村的资源禀赋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确认该地是否具备返乡创业的基础和条件。要了解拟创业地点所在的县、市、省的返乡创业政策,结合资源禀赋情况后,进行谋划与规划。  其次,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开展返乡创业的多元化培训。包括相关政策的宣讲,以及一些包括电子商务、互联网,物流等新业态的培训,与时俱进,服务农民的返乡创业工作。  再次,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优化创业基础与环境。要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具体的乡村建设行动,改善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比如科技、文化、教育等,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如用地、金融、人才培养等,在这些方面应该给予大力支持。  此外,也应该注意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返乡创业的群体中,中西部地区略有一些差异。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返乡创业人数要比中西部地区高。  “东部地区农民整体素质、学历等较中西部农民要高一些。此外,东部地区返乡创业的环境要更好一些。”高鸣说。  除了上述原因外,中西部地区返乡创业主要集中在纯农业领域,如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中西部地区非农就业创业就业比例达52%,而这个比例在东部地区达78%,其附加值更高,产业链条更长。”高鸣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提出,针对西部地区创新要比东部地区难很多、人才相对匮乏的情况,建议国家减免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个人所得税,以鼓励更多科技人才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  马玉山认为,针对西部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回乡创业的问题,建议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指导,拿出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工作,为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西部地区的返乡创业者只有在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大奖后,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资源扶持,不拿奖就得不到关注。因此,必须认识到,提供支撑不能“干打雷不下雨”,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相关部门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做到“真扶持”“真留人”。  “具体而言,就是强产业,育主体,固脱贫,搭平台,优服务,落政策。做到这些,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马玉才说。  贵州遵义汇川区“能人创业就业模式”,是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典型模式之一。汇川区通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实施项目、打造环境、宣传典型”等一系列举措,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势单力薄、信心不足等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自主创业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创业奖励补贴、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等政策,设立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基金,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提供支持。此外,汇川区还建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吸引百余名返乡农民工在园内成功创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000余人次,其中3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设立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吸引46家企业入驻,形成抱团和能人带动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  一定意义上说,乡村与返乡创业者的关系是一个“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过程。返乡创业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广袤的乡村也成就了他们的梦想,给予他们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带动1560万名返乡农民工稳定就业。这些不仅能够更好地增强返乡创业的吸引力,更能让城里的青年对田间地头、广袤土地产生深厚感情,既从基础设施方面补齐了返乡创业的短板,也从情感上让人有了“奔赴”的念头。  2022年6月,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高素质青年农民培育工作,重点围绕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高素质青年农民群体开展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引导广大青年农民提升就业创业本领,为乡村与返乡创业者的“双向奔赴”架起更坚固的“桥梁”。  给予返乡创业者方便,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才能真正意义上留住人才,从而落地生根。只有更多的返乡创业者“回得来”“留得住”,才能实现共赢局面,产生辐射效应,吸纳更多人就业,为广大乡村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而这一难题的解决,从长远看,更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真正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19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8
嘉宾  石有龙 全国畜牧总站原总畜牧师  张利庠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养猪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祖力 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孟德才 刘知宜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牵动民心。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加之受非洲猪瘟、国际粮价上涨、全球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波动和稳产保供备受关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生猪产业如何在多重外部冲击交叠影响下抓牢稳产保供?目前生猪养殖经营模式有哪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何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致富作用?本期对话邀请石有龙、张利庠、王祖力三位业内专家,围绕中国生猪产业化发展相关话题展开分析与研讨。石有龙  我国养猪业在很长时期内都会是多种模式共存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未来生猪养殖将会形成“4∶2∶4”生产格局,即40%是大集团自繁自养,20%是家庭农场养殖,40%是散户养殖  主持人:近日,某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爆雷”,不少代养户遭遇断料,以致出现“猪吃猪”现象,有的代养户还面临结款拖欠、押金难退、不提供猪苗等问题。这是不是说“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就不行了?一旦这类事件发生,企业和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积极应对?  石有龙:大型猪企发生“爆雷”,是一次偶发的人为决策性失败,并不代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失灵。当然这其中反映出来目前一些生猪企业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即盲目扩张与无序竞争。理想的生猪产业化发展应当是以销定产的有序生产,这样才能合理保护农户、企业与消费者的三方利益。生猪产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利润,对猪价稳定、农户共同富裕要负有责任。  张利庠:“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本身生命力是存在的,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内涵和形式有所变化。有些偶发事件也可以折射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属于典型的社会型企业,根本性质就是联农带农。在这方面应给予龙头企业一定的动态监督,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化经营,避免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造成农户利益受损。一方面,政府应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和适当的善后处置,以保障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生猪企业来说,应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在快速扩张、兼并企业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尽调和应变能力,防止出现诸如坏猪换好猪、抵押欠债等问题。  王祖力:目前,我们能看到不少“公司+农户”养殖模式运行状况良好,表明这一模式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很好的市场前景。对于大企业而言,尤其要注意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备足市场风险应对资金。同时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市场信息,根据相关信息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行情低迷时,把发展重点放在节本增效上。政府则应扩大和增加对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户)的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以应对行业低迷期。  主持人: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的经营模式可大致分为三种:传统的公司与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大规模工业化的自繁自养模式。请问这三种养殖模式各有哪些利弊?哪一种最适合当前生猪产业化发展需要?  王祖力:这几种模式在我国都有很多的运营主体,发展都不错,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我国地大物博、区域差异较大,不同模式都有很大的生存空间,我个人认为,我国养猪业在很长时期内都会是多种模式共存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传统的公司与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其优点是双方都有较强的自主权,在市场大幅波动时可自由灵活调整,缺点是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够强。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企业可以轻资产运营,对农户的带动作用较强,能加快农户融入畜牧业现代化的步伐。但同时这种紧密关系也增加了产业链风险,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把风险传导到大量的散户头上,严重的可能造成社会问题。大规模工业化的自繁自养模式,疫病风险和产品质量风险可控性强,但需要企业重资产运营,环保压力比较大。  张利庠:每种模式都有优劣,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可以在政府的倡导与引领下,提高规模化,但是不可以单一地发展大集团化的大规模。规模化也是指农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根据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的规模化,不是单一的大企业、大集团超大规模扩张。龙头企业就像一棵大树,大树之下应该郁郁葱葱,而不是寸草不生。在过去的规模化发展中,因为散户难以调控,大集团自繁自养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我认为其发展已经达到了“天花板”,这两年的发展已趋减缓。对企业来说,既要有“龙头”,也要有“龙身”和“龙尾”,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要保障农民的劳动权和参与利益分配权。从这个意义来说,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最为符合中国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如何?在国际上处于怎样的水平?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未来将走向怎样的发展格局?  张利庠:我国的生猪产业从生产到消费都是全球第一,但问题在于“大而不强”,我国生猪料肉比、产能效率、屠宰率不高,成本也居高不下,生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中国自身发展角度来看,生猪产业发展到现在,规模化程度已十分可观,科技利用率也提升很快。但仍面临着如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是育种,目前优质的生猪品种还由国外控制。畜牧业“卡脖子”的状况实际上比种植业更严重。建议要加快我国生猪地方品种的杂交研发步伐,以尽快形成国内联合育种的规模化和商品化。第二是饲料,高蛋白的大豆、玉米进口依赖度高。在未来,饲料也需要和中国传统的饲料相结合,将国外的营养配方与中国本土配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节约型饲料体系。第三是生态化,很多人均土地面积大的国家,可以将土地单划出来进行生猪养殖生态化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而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就必须依靠农民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来解决粪污排放问题。第四是我国生猪养殖智能化水平不足,应尽量在养猪过程中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自动化水平。  未来中国生猪养殖将会形成“4∶2∶4”生产格局,即第一个40%是大集团自繁自养,这部分作为中国生猪高效率、高科技的代表,是“稳定器”。第二个40%是散户养殖,这是“蓄水池”。散户和龙头企业形成结合,龙头企业要在资金、技术、防疫、营养、品牌等散户养殖不擅长的环节提供支持。中间的20%属于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散户的升级版。散户经过多年的种植养殖,发展成适度规模的养殖,他们自身的经验、实力、防控能力都增强了,和大企业谈判议价的能力也比较强。张利庠  龙头企业与养殖户要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  主持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石有龙:国家成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初衷是打破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局面,提升产业组织化和一体化水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用。龙头企业必须带动农户,才能称之为龙头企业。政府要加强监督引导,将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责任、义务明确下来,确保带动作用是实质性的,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王祖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首先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加快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步伐,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其次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减少重点领域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第三,确保粮食和猪肉等重要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最后是通过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知名农业品牌,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主持人:目前个别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摆正和农户的关系。您认为,应怎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石有龙:龙头企业与养殖户要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不能让农民光成为报表上的数字,行情好时分一杯羹,行情不好就不管不顾了。建立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一是要建立保底机制。利润好的时候,随行就市;利润不好的时候,建立保底价,不让农民吃亏。二是开展“二次分红”。在给足农户基本利益保障额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红”,年底返还多余的利润,让利于民。三是可以探索发展全员股份制。农户或以养殖场入股,或以技术劳动等入股,享受企业股份收益。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农户的主人翁精神,还能有效提升农户的养殖收益。  王祖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要充分发挥好企业的“链主”和纽带作用,通过官方认定和政策扶持等方式,增强龙头企业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关键时刻能体现出大企业的担当。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其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充分释放农民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创造力,形成强大合力。要发挥好机制的保障作用,按照市场化的思路,为不同利益主体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王祖力  散户经营模式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产业化并非规模越大越好  主持人:散户散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养猪模式。随着生猪产业化发展,有人预测,未来散户散养恐将成为历史,将会被规模化养殖完全替代。对此,您怎么看?  张利庠:我一直主张保留散养户。散户养殖对市场来说,是一个“调节器”,无论大企业如何变化,散户的成本最低,总能够维持最基本的供需平衡。农民散养,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可以保证中国近一半农民的猪肉供应,不太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对城市消费来说,如果没有这部分的生产作为调节,就可能面临更高价的猪肉。  如今的散户养猪,不能还用过去的眼光看待,农民本身的经验与知识水平逐步提升,在防病防疫等手段上也有新的进步,可以发展成与种粮大户一样的养殖大户。因此必须把散户作为战略资源去扶持,而不能简单地因为效率低而任其自生自灭。要让农民成为新型农民,要让农业还是农民从事的农业,要让农村还是农民的农村。  石有龙:散户经营模式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散户养殖具有很多优势。养猪在中国历史悠久,一年中家庭生产生活的剩余资源和业余劳动力用以养猪,年底杀猪获得总收入,猪粪用以肥田,既解决了生猪饲料问题,又实现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种养结合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农业生产习惯和致富渠道,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血液中去。再者,农户养殖规模较为稳定,是生猪稳产保供的重要支撑力量。超大规模下,一旦决策失利,容易出现较大风险,不利于稳产保供。散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才是生猪产业最佳的经营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农业产业化并非规模越大越好。  主持人:近年来,为避免“猪周期”对生猪产业造成的冲击,我国提出要加快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主要是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变化率作为调控基准,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避免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度下降埋下供应隐患。对此,您有哪些看法?  王祖力:近年来,为应对生猪市场的新变化,国家对生猪产业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经过多次适应调整,2021年9月,《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正式印发。这一方案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方案在四个方面意义重大,效果明显。  一是前移调控关口,调控更及时、科学。过去以猪粮比价作为调控指标对于生猪养殖盈亏反应较慢,此次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作为调控指标,可以及时发现产能变化,提前调控时间节点。二是明确了调控边界。明确提出要保证全国能繁母猪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和3700万头的最低保有量。三是压实了各地责任。建立产能分级调控机制,明确全国与各地明确的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和最低保有量目标。四是稳定了市场预期。方案明确提出在生猪养殖环节连续3个月亏损比较严重的时候,各地可按规定统筹资金对规模猪场(户)和种猪场等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稳定养殖主体的市场预期。  石有龙:“猪周期”是我在2003年提出的概念,传统“猪周期”一般是3年,这个规律在2012年之前是较为有序的。最近几年,猪价存在一些波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首先这是由我国养猪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价格波动的主因不是散户,而是超大规模的大户陆续进入造成的,大户的利润目标与散户是不一样的。参考国外的养猪生产方式,我们发现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国外养猪就是农民的事,协会带了几千个生产户、会员,群体很大,但规模不大。另外,国外养猪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以销定产。再者,猪价波动的谷底时间在增加,这个主要是与成本增加有关,尤其是随着许多大户加入。针对这个问题,我想政府应该主要抓大环境、大市场,解决市场问题、政策问题。对养猪户来说,异常波动的情况下,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是最有效的。  张利庠:以“多了少了”“高了低了”为特征的周期性波动是农业的特征之一,但不能出现过山车式的剧烈波动。以控制能繁母猪数量为抓手来稳定“猪周期”,抓到点子上了。但是“猪周期”不能单纯让“猪说了算”,猪是人养的,同样数量的能繁母猪,产仔数、是否及时配种、养多大都是人为控制的。因此,稳定“猪周期”,一定要在政策上稳定社会预期,不能在政策上“翻烧饼”形成“逆调节”,反而加剧波动。在生产上一定要做好生物安全的基本功,稳定疫病,近年来每次剧烈波动都是重大疫病引发的。还要加强数据统计和信息沟通,不能等到价格高了才去预警,要提前给生产经营者科学的数据和推测,不仅要做到信息透明,还要推送、公布相应的发展趋势,做到未雨绸缪。  “十四五”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让不让养”“养多少”“谁来养”“养得活”“在哪养”这五个问题  主持人:受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豆粕等原料上涨,导致出现了“饲料比猪肉涨价快”的情况,加剧行业亏损。如果饲料价格下行困难,是否会使企业与养殖户积极性受损?应如何有效应对?  张利庠:目前国内的饲料原料对进口的依赖度较高。猪肉价格低的情况下,经营企业通过控制繁育的手段就会减少饲料用量,导致减产,价格波动大。解决饲料问题要从根本上降低对国外饲料原料的依赖,构建中国特色的饲料体系,关键要利用好我国本土的农产品,比如大量的茎叶和秸秆。这些资源当前都还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将来我们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饲料道路,配方是关键。  王祖力:饲料原料价格高位运行,一定会影响企业与养殖户生猪养殖积极性。对于养殖场(户)而言,降本增效十分关键。行业低迷期通常是疫病高发期,非洲猪瘟疫情也还未根除,各类养殖主体一定要确保养殖场区生物安全。同时,要根据权威市场信息适时出栏,避免过度压栏或集中抛售导致猪价过快下跌,出现深度亏损。另外,要优化猪群结构,提升能繁母猪群体生产效率。通过优化饲喂方式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死亡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主持人:“十四五”时期,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您有怎样的建议?  石有龙:首先从总体布局上加强规划和指导,倡导科学的养殖理念,避免生猪产业大起大落。其次要保持供需平衡,需求多少生产多少,确保总量可控,要建立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协会之间的联系沟通机制,以销定产,履行契约精神,避免无序、恶性竞争。第三要改善政策环境。给生猪产业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在饲料用地、养殖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政府要聚焦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改善公共卫生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出积极有效的方法,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资源禀赋的饲料配方体系。  王祖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解决好“让不让养”“养多少”“谁来养”“养得活”“在哪养”这五个问题。  解决好“让不让养”的问题,政策上要对用地、环保、金融等形成长效性保障,稳定养猪场(户)预期,使他们愿意在设施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专注于提升生产效率和改善经营管理。解决好“养多少”的问题,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生猪产能核心调控指标,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机制,注重预调微调。同时与下游的冻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协同配合,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引导养殖场(户)根据行情科学安排和调整生产。解决好“谁来养”的问题,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发展订单养殖、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解决好“养得活”的问题,防范重大动物疫情冲击,加快建立健全养殖场分级管理制度和动物疫病分区防控机制,减少产业波动诱因。解决好“在哪养”的问题,压实生猪稳产保供属地责任,确保各地都保持一定的自给率,同时探索在中央层面建立销区补偿产区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调动主产区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  主持人:立足我国国情农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猪产业化道路,首先要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收益。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饲料体系、生态化养殖体系、适度规模经营体系。只有充分发挥散户养殖的优势,不断完善优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18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复兴必然要求,是全党同志矢志不渝的初心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坚强核心。近日发表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系统阐明了新时代祖国统一大政方针政策,增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走向中华复兴的信心决心。回首建国以来,党中央从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到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从推动两岸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到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党和国家始终把解决好台湾问题、推动实现祖国统一作为重大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台海两岸人民,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迈进和平发展之路,两岸关系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新时代实现了新中国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和直接对话,把两岸交流互动提升至新高度,成为新的里程碑。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当然,解决台湾问题须一代代人不懈奋斗,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团结一切力量,绝不允许任何人或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须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谋幸福,始终致力于台海两岸同胞幸福美好生活新向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把握中华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既敢于又善于斗争,切实同一切损害主权和领土完整、企图阻挡国家统一的势力展开长期坚决地斗争。长期以来,国共两党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积极推进两岸政党党际交流;践行“两岸一家亲”,以同胞福祉为依归,不懈推动台海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而且排除“台独”势力干扰,推动台海关系走深走实。坚定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制了“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有力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两岸各界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让台海两岸同胞都会过上幸福的好日子。(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7
  (记者 王泽农)去年10月10日,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英文简称CCIA)主办的高品质棉花竞拍大会上,标的5000吨的CCIA高品质棉花被20多家企业高价竞拍,一抢而空,其中最高加价达2500元/吨,国产高品质棉花优质优价体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率先探索海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从农业传统经营模式转向大规模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方式和路径。该船可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超过了查干湖的一年渔获量。  海洋养殖的“大国利器”背后,离不开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大量攻关成果;棉花产业升级迭代更是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结果。  2020年9月,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研工作者殷殷嘱托:“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推动“放活机构”“放活人员”“放活成果”,充分激发了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从棉花拍卖和海洋养殖,都能看出一个“活”字带来的创新力量。资料图片  产学研深度融合,把科技的力量最大化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包括一些瓶颈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产学研各方密切结合、深入协作。2014年12月22日,原农业部主导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科企融合平台,先后成立了优质奶业、棉花产业、渔业装备等76个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其中13个联盟由企业牵头,19个联盟建立了实体化运行的公司。上千家科研院校、企业参与联盟建设,有效改变了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状,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都位列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认定名单。  与此同时,以粮食、经作、畜禽、水产等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按照育种、种养、病害防控、机械装备、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科技力量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也逐步建设起来,2000多名相关专家在体系中获得长期稳定支持,通过联合攻关、示范培训、政策咨询和应急服务,解决了靠单个课题、单个学科、单个单位无法攻克的产业技术难题,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产业发展方式变革。  按照建设“农业硅谷”的思路成立的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搭建科学家与企业家同台唱戏、创新要素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平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目前共有373个高水平科研团队、389家高科技企业、32支高质量基金入驻,“农业硅谷”效应逐步显现。另外,近十家企业在这里设立了总部,思威博公司、史记生物、南农大动物药业、深农智能等企业正在加速筹备上市。  下放权力,健全制度,让科学家的“劲儿”都能使出来  如何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和决策权,切实把“权”放下去?农业农村部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转基因重大专项等300多个项目中,做到三个“自主”,即在研究方向不变、考核指标不降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可以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项目负责人可以在申报期间自主组建科研团队,在实施期间自主调整项目骨干等人员;在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牵头单位可以自主调剂相关预算科目,有效解决了“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报销难”等问题。  “以前编制项目预算十分繁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填写每个科目的具体内容和预算说明,如果填写不妥当,后期预算调整程序很复杂。现在只需按照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编制直接经费预算,并下放预算调剂权即可。这非常符合自然科学不断试错的研究特点,不用担心因预算不当导致研究受阻的风险,也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有更多精力专注于科学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茆振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农业农村部每年向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发部属三院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方向建议,推动经费支持奔着生产上最紧要的问题去。通过精简专项管理流程与工作环节,切实为科研院所减负,大大减少了对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干扰,让农业科研人员能够按照总的目标方向大胆探索,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推动产出原创性重大成果。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农业农村部不断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方式,推动分类实施“揭榜挂帅”“赛马”“择优委托”等制度,启动实施了大豆、玉米种源攻关“揭榜挂帅”工作。对于攻关任务明确、应用导向鲜明、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项目类型,支持企业牵头承担。  评价体系科学多元,科研成果繁花似锦  在谈到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农业农村部在部属三院选取了12个研究所进行改革试点,解决评价导向“唯论文、唯奖励”、评价方式“一把尺子量到底”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试点单位的评价导向上,将科技活动类型分为基础前沿研究、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研发3类。基础前沿类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公益性研究类突出实现国家目标、支撑行业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等,应用技术研发类突出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经济社会贡献等。近期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各试点单位坚持“四个面向”,聚焦科研机构主体定位与核心使命,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明显提升。在试点基础上,农业农村部及时印发了相关文件,指导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加快构建以研究创新度、发展贡献度、产业关联度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围绕“定位明确、法人治理、管理高效、开放包容、评价科学”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要求,部属三院全部实行了章程管理,立足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等主责主业强化科技支撑,赋予农业科研机构在财权、物权以及职称评聘、引人用人、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切实为科研机构松绑解套。  机构活,人才活。科技创新生态改善了,既能汇聚一流人才实施顶层设计、领衔攻关“卡脖子”技术,也能激励勇于奉献、甘坐“冷板凳”的一线创新实践者乃至大国工匠,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敢于创新,科研项目不断取得突破,科研成果繁花似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  热,已经成为四川近期的主题词。面对高温“烤”验,我省部分农区土壤失墒较快,局地旱象露头。8月11日,四川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为2012年以来的首次。  针对近期全国多地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8月2日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专家组赴江苏、浙江、四川等10省市开展抗高温保秋粮丰收指导工作。  当前四川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至成熟收获的关键时期,高温干旱对水稻生长影响几何?针对当前天气有何应对良策?记者对四川指导组专家进行了采访。指导组深入田间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有忧也有喜,川中“老旱区”水稻受旱较重  8月10日11时许,烈日当头,此次四川指导组专家之一、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栽培中心主任李旭毅正在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的一块试验田查看不同品种的水稻生长情况。炎热的天气让人很快便大汗淋漓,李旭毅不停地用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滴。  “四川稻区广阔,生育进程差异较大,高温伏旱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8月2日以来,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的安排,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下,李旭毅等有关专家先后赴中江、梓潼、泸县、翠屏、邻水及邛崃等多个水稻主产区对抗高温保水稻丰收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  在我省的水稻分布中,川南和川东低海拔浅丘区种植面积占到了全省的40%以上,同时也是再生稻主产区。这一区域的水稻产量事关重大。  “产量稳中略增!”农业农村部水稻指导组专家郑家国研究员介绍,该区域水稻成熟早,加上耐高温品种的选用较广泛,近期晴好天气又利于晾晒,基本实现了颗粒归仓。其中泸县和翠屏区已收获90%。另一方面,持续高温天气也减少了病虫灾害的发生,田间基本找不到稻瘟病、稻曲病以及螟虫危害的团和片。  川中丘陵区水稻面积约占全省30%,也是我省典型的“老旱区”。  7月开始的高温干旱天气正好与该区域的水稻孕穗抽穗期重叠,水稻正常抽穗扬花受到影响。指导组在中江和梓潼发现,少数灌水困难的田块不仅有效穗数不足,个别植株穗部还出现了颖花退化的现象,无人机植保作业的田块存在籽粒受损情况。“具体受旱程度还要视高温持续长短以及后期的自然灾害天气的危害而定。”对此,指导组还在持续关注。  而在种植面积占全省30%的成都平原麦(油)茬中稻区,正是抽穗开花时。来自都江堰的灌溉用水源源不断流入田间,7月以来的连续晴日天气补偿了前期阴雨低温天气的影响,有利于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增加成穗率。“30℃-34℃的最高温度还有利于幼穗分化发育形成大穗。”指导组认为,该区域水稻普遍生长发育优良,增产基础已经夯实。抗旱保丰收,水稻“解暑”有良策  今年水稻栽插期雨水充沛,绝大多数田块在高产移栽期内实现了满栽满插,总面积较去年增加,且前期苗架长势较好,是近年来少有的水稻生产的良好开局。  7月上中旬高温干旱对川中丘陵稻区水稻造成一定影响,虽然下旬的几次降雨有效缓解了旱情,但是近期晴热高温天气再次来袭,为确保四川抗高温伏旱保水稻丰收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各地调查情况,指导组对水稻后期田间管理提出了技术建议。  “首先是以水调温。”指导组建议,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一季中稻,抽穗时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可在田间灌8-10厘米深水,降低穗层温度,必要时应在中午前后采用清水喷洒降温,也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钾肥的办法,增强植株对高温的抗性;对处于灌浆期的一季中稻,干湿交替确保田间湿润,切忌稻田断水过早;对高温下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田,应确保建立一定水层,若遭遇高温可用田水泼稻桩,防止稻桩上部失水干枯死芽。  其次,通过科学施肥,促进恢复生长。指导组建议,对于抽穗齐穗期的一季中稻田块,高温过后叶面可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3%的过磷酸钙溶液,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保留40厘米稻桩,收割后及时施用5-8公斤尿素的促苗肥,促进再生芽生长。  同时,还需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危害。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将有利于病虫害爆发,各地应加强病虫情测报,重点注意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的防治。在防治上,应选择对路药剂进行及时防治,对多种病虫并发的田块,应确定主治对象,科学搭配药剂或者选择复配型药剂进行防治。注意施药时要用够水量,避免高温下施药造成药害。无人机作业时必须避开高温时段。  此外,指导组提醒,各地应做到抗旱防汛两手抓,作好“旱涝急转”预案,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做好应对暴雨洪涝、大风等极端灾害天气的物资和人员准备,确保减灾增产。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6
(刘嘉仪 记者 高杲)8月3日,阵雨过后,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回龙场社区的田野里,大豆已经扬花,玉米也已经结果;几十公里外的丰裕镇高洞村,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里,大豆和柑橘相间而种,柑橘叶片青绿,大豆长势喜人……  资阳有种植大豆的传统。过去十年,当地大豆播种面积、大豆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今年以来,播种面积更是达到76.1万亩,名列全省首位。  作为全省面积较小的市州,在发展柑橘、柠檬等多种经济作物的同时,资阳如何稳粮扩豆、增产增收?丰裕镇高洞村的大豆长势喜人地从哪里来?“村集体+公司+农户” 破解撂荒地整治难题  当天一早,丰裕镇党委委员张强等人来到高洞村了解大豆长势。“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坡地。”张强说。  高洞村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地势较陡。“这加大了撂荒地整治的难度。”张强介绍,除了清除杂草、杂树费用,还有配套灌溉、施肥培土等费用,每亩平整费用要上千元,“如果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费用还会更高。”  “盈利周期也长。”资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撂荒地复垦后前两三年地力差,想要持续发展,至少需要3年以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高洞村探索实行“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主体参与,并通过村集体经济分摊种植风险,给种粮大户或公司吃下“定心丸”。  “我们将一次性按每亩500元的标准对整治撂荒地的种粮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张强表示,高洞村还通过村集体入股,分摊经营成本,“让大户看到我们长期合作的决心。”  目前,高洞村已流转土地3000余亩。为保证良田用于“粮用”,高洞村“村集体+农户”占股51%,保证村集体和农户监督大户种植。丹山镇回龙场社区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人从哪里来?试点“农业共营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资阳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资阳全市从事农业人员数量从2018年的71.84万人减少到2021年的61.27万人。劳动力外流,如何破解用工问题?  “靠机器。”乐至县宏彬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红兵指了指一旁作业的播种机和收割机。除了流转200亩土地种植大豆外,他还为当地提供社会化服务,“下一步我还要购买收割机械,实现耕、种、收都能做。”  安岳县石羊镇川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杨邓平动作更大。他在当地流转了3000余亩土地,其中1200亩左右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杨邓平花费40多万元购入拖拉机、播种机设备。“机器一天能耕作100亩,比人力成本低很多,两三年能回本,这还不算购置补贴。”丰收季即将来临,杨邓平还盘算着再购置一批收割机器。  除了依靠农业机械,资阳还加大对种粮主体的培育力度。  当地在6个村试点“农业共营制”(即“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合作经营),一方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农业职业经理人帮助种植,另一方面探索制定财政扶持、科学服务等机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吸引更多村民返乡。  此外,每年春耕,资阳不少乡镇还会把当地党员干部组织起来,组建春耕服务小分队,帮助农户育秧、泡田、插秧和撒化肥。如何种植?好种子、好技术 因地制宜探索好模式  “亩产提高了3成以上。”看着水肥一体化示范区里长势喜人的大豆,张强脸上笑开了花。  高产的原因之一是种子。张强介绍,经过之前的摸索,他们选择贡豆等品种,这些品种更耐阴、抗病,产量也更高。  农业技术也至关重要。今年一开春,安岳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邓永正便奔赴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  听说高洞村决定要种大豆,丰裕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差不多每两周都要派农艺师过去了解情况,“在选种、亩植株量、防动物损害、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指导。”张强说。  资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大豆种植进村入户,今年来,资阳上百名农技人员下乡助耕,举办多层级培训300余次。  好种子、好技术,也催生了好模式。  今年来,资阳各地根据自身产业优势,探索“大豆+玉米”“大豆+柑橘”“大豆+柠檬”等多种模式。  在回龙场社区,四川麦吉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负责人喻维表示,“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大豆。”  在乐至县,一些农户已经开始收割春玉米。收割后,没有遮挡的大豆挂起了一串串豆荚。乐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当地发展了“菜玉豆”“油玉豆”等多个示范片区。  在高洞村的水肥一体化示范区,大豆和柑橘相间而种,柑橘园里的自动喷灌装置不仅让大豆长势更好,还节约了管理成本。  “还需要好的产业。”资阳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借力资阳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吸引一批大豆精加工企业,培育大豆产业,进一步推动大豆扩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5
统一思想、发挥优势、凝心聚力。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利用好民生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诸多有利条件,齐心协力抓好下半年党建经济工作,就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推动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多献务实之策、多谋长远之计,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面向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所决定的。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抓住新机遇、赢得发展先机。所以,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和政府分析判断,包括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的决策部署上来,联系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真正保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跟进动态清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宏观政策上保障扩大需求增作为,优化产业链布局,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加大重点领域支持,促进青年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构建现代能源物质市场、完善数字经济税制,推动文化惠民、惠企纾困,在核心关键领域攻下原创高科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全球竞争力。针对严峻复杂局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须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现实。“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着力保持社会大局和谐平稳安全。增强一体认识、一体落实、一体评估,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化危为机,增强发展动力,巩固经济回升趋势,实现最好结果。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供应保障力。(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戴先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强调,通过实施保护工程,使得到支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形成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资料图片  近年来,地理标志产品数量持续大幅增长,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育种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农产品品质明显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6万个以上。  但目前地理标志的发掘与保护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理标志“搭便车”等侵权行为较为严重,相应的监管与打击还有待加强。另外,此前就有专家指出,当前不少地理标志品牌的塑造缺乏个性,难以彰显产品特色;有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体系尚不健全,生产标准不统一,标识使用方法不一致,制约了地理标志的识别度和可信赖度。  要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发展,首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假冒行为,对于地理标志“搭便车”等侵权行为,要重点打击,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另外,地方政府要深入培育优质地理标志产品,既要重数量质量,更要能扎根农村,讲好农村故事,如此才能有效推动地理标志“土字号”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1
(郭芸芸)这两年,预制菜行业大火,持续引发广泛关注。《2022中国预制菜数字消费报告》显示,2021年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过去1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市场不断升温、资本竞相入局、政府大力扶持。近期,山西省大同市拟5年建成年产值达30亿元的肉类预制菜龙头企业,广东省更提出,要在5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预制菜,为何这么火?  从需求端看,预制菜能大火,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刺激原因。预制菜方便、快捷的属性,符合餐厅“口味标准化、出餐速度快和用工成本下降”的需求,也贴合主流消费群体做饭流程简易化的需要。而疫情下家庭囤货需求的增加也给预制菜发展带来了较好机遇。资料图片  对比供需两头,供给端的热情远高于需求端。2022年上半年有1020家新注册企业,而10年前国内预制菜企业不足2000家。投资热度更是持续攀升,2020至2021年预制菜企业融资数量占2013年以来总数的1/6。供给端从企业到政府都对发展预制菜寄予更多希望。这背后既有企业经营转型突破的愿望,也有地方政府发展农业产业的需求。  农业企业转向预制菜的积极性更为明显。疫情以来,农产品原料成本、物流成本等上升,叠加传统速食企业竞争加剧和消费不振的情况,农业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不少农业企业都在寻求改善经营状况的新路子。预制菜通过贴近、挖掘和培育市场需求能够为企业拓展更大利润空间。而对农业企业来说,在保留传统优势基础上,能以较小成本转移到更广阔的赛道中,这非常具有吸引力。  对地方政府来说,预制菜的原料是农产品,发展预制菜能够扶持一批有竞争力、有引领力的农业产业主体,壮大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也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之选。  预制菜可以在撬动农业产业升级中发挥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预制菜本身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是农业供给端不断满足消费升级的一种表现。从产业发展视角来看,预制菜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能够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当前我国农业企业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的农产品较少。预制菜对产品保鲜和安全性产品生产和包装要求较高,能够倒逼农业企业对产品制作、包装、运输等工艺和设备进行升级和推动生产端、销售端数字一体化进程。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升级能够提升农业企业利润率,一定程度缓解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农业企业对预制菜的积极性,能够推动农业产业技术迭代升级。  二是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品牌升级。农民日报社《2021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头部500强农业企业品牌建设与广告投入总额仅占营业收入总额的0.7%。由于农业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头部企业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中小企业较难通过品牌建设跨越壁垒实现突破发展。但预制菜重新界定赛道,细分领域对差异化产品需求量大,不同级别的企业都可能成为黑马,这会刺激农业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一些农业大市对预制菜产业支持力度加大,也会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发展。  三是能够推动产业链条向下延伸。长期以来由于农业企业受限于规模、资金、销售途径等因素,农业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不足。不少传统速食企业是大型餐饮集团的供应商,难以获得品牌的高附加值。预制菜赛道广阔,农业企业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有一部分会直接触达消费者。销售终端的多元需求会推动农业企业逐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也应看到,预制菜仍是新生事物,处在新发展阶段,存在技术、标准、物流、食品安全等问题。预制菜要成为撬动农业产业升级的支点,前提是保障其健康发展,以及搭建起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  从其发展看,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投资、无序参与必然带来“一哄而下”,受损的是产业,受伤的是消费者。预制菜的产业规划,要重点解决怎么发展、怎么规范、怎么扶持的问题。既要坚持打好基础,帮助企业掌握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为企业提供法律、金融、贸易等制度保障,又要坚持标准先行,加快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还要科学系统地培育各类主体。  与消费者信任建立的基础是充分尊重其知情权和选择权。如餐饮企业在面对消费者时,需要将菜品是否为预制菜进行告知,消费者虽然也希望堂食能有现场烹制之“鲜”,但对优质的预制菜也不排斥,消费者的接纳会带来发展新机遇。  预制菜方兴未艾,仍需加以引导。对可能成为新支点的预制菜最应该采取的政策导向是,既张开怀抱,又保持审慎理性。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1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