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罗清心 记者 陈宇)“走、走、走、走……”2月15日,记者来到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民富村,嘹亮的吆喝声从小山坡顶传来。沿着小路走上山坡,只见村民李治芳在田埂边缘用锄头轻轻地翻开泥土,把露出的塑胶水管交给其他村民,大家一边吆喝着一边把埋在地里的水管拉扯出来。  塑胶水管带出新鲜的泥土,一块仔姜被翻了出来。帮忙的村民把仔姜扔给正在埋头锄地的李治芳,打趣说:“快点捡好,值五块多钱哦!”管道移出后,李治芳将在这片紫红色的土地里播种玉米,她打算试种一些新品种的黑玉米,“春耕种玉米,冬天收仔姜,农民数钱忙!”李治芳扶着腰笑着说。村民在春耕前忙着撤“地暖”。供销两旺抢抓市场空白期“地暖生姜”卖爆了  “春节前是18元一斤,春节后每斤卖到了25元左右,价格一直稳定到现在,几乎是近几年最高的价格了。”春耕前,李治芳刚刚卖完3000多斤反季节生姜,她请来村民帮忙把地里的“地暖”撤掉,以便备种玉米。  仔姜兔、酸辣鸡、泡椒猪肝……四川人餐桌上的家常美食中,仔姜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年4月前,全国市场上的仔姜大多产自威远。  生姜一般在立春之后播种,每年4月大量上市,售价在5—10元左右。为抢占冬季的市场,民富村在20年前就开始种植反季节生姜。民富村现有170余户农户从事反季节仔姜种植,全村种植面积达1300亩,每亩可产出仔姜1万多斤。  生姜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为给反季节生姜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村民通过在大棚的地下埋设管道,再用锅炉烧水,通过管道循环为生姜增温。“跟北方的地暖没啥子区别。”李治芳说。  乡道两旁停了不少收姜的小货车,从自贡过来的经销商刘伟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市场上品质好的仔姜每斤已经卖到60元以上,需求量大,卖得好得很。”刘伟说。民富村产的仔姜。罗清心 摄设备升级不仅成本降低未来在家就能精准“控温”  “现在我们正在试用‘电加热’,目前看来相当成功。”民富村村委会副主任曾强带着记者来到路边一处不起眼的大棚旁。他指着一个嗡嗡作响的机柜告诉记者,这就是民富村正在测试的“黑科技”。  20多年前,“地暖”生姜种植成功后,民富村一直用锅炉烧煤的方式增温,“要24小时有人守,热了冷了都不行。”曾强说,传统锅炉供暖,除了管理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外,烧煤还会污染空气,随着煤炭价格上涨,种姜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去年,县里、镇里支持村里搞电供暖,目前运行下来,能节约一半左右的成本。  除了成本降低,新设备还集成了智能温控、远程控制等功能,“躺在家里用手机就能设置温度。”给记者介绍新设备时,曾强特意嘱咐记者小心一点,别踩到进水管,“漏水的话,它就要停工。”  “新设备测试相当成功,但是因为‘煤改电’涉及不少配套设施,不像锅炉供暖方便易撤,推广还有些难度。”新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种植生姜需要“轮作”,即同一块土地不能一直种植生姜。“我们已协调专家来研究土壤的改善方案。”上述负责人表示,解决了轮作问题后,“煤改电”就能快速推广。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16
 (林巧 记者 毛春燕 李弘)2月6日-7日,内江市隆昌市供销社组织隆昌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等农资企业来到响石镇、界市镇开展2023年春季“农资下乡惠民活动”。活动现场,隆昌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聚农供销有限公司、界市中心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向前来购买农资的群众发放薯类、玉米、水稻等农产品的施肥、种植宣传册,针对购买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需要注意的事项,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就农资产品如何使用做详细的技术指导。据了解,隆昌市在春耕农资供应旺季,组织开展农资需求和供应状况调查和化肥价格、库存量、销售量监测分析。科学采购3千余吨货源投放市场,积极开展科技服务、绿色服务工作。在全市实施科技实验示范和配方施肥3千亩,配发各种宣传资料2千余份,使农民真正掌握各种农资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深受农民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隆昌市通过巩固和完善以集中采购、规范经营、物流配送、农药化肥服务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体系,现已累计发展各类服务网点65个,其中配送中心4个,农资直营店40个。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2-08
(记者 陈宇)1月29日一大早,一辆翻斗车驶出资中县鱼溪镇桐梓坪村,将积压的垃圾运到镇上垃圾压缩中转站。至此,桐梓坪村村民通过微信群反映的“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半个月前,资中县召开“网聚民心·畅通民意”工作机制推进会,提出建立县、镇、村(社区)、社四级微信群,深入最基层收集群众诉求,定期分析研判,制定解决措施。  桐梓坪村很快建起了300多人的微信群。“正值过年期间,群里反映最多的就是垃圾清理转运不及时的问题。”桐梓坪村党支部书记孙坐彬说,平常村里的垃圾每5天清理转运一次,因过年期间垃圾量快速增长,出现“垃圾爆库”现象。“村两委”随即与垃圾清运公司进行沟通,并向鱼溪镇政府反映请求支持,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通过微信群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要形成台账,每天向属地镇报告。”资中县相关负责人称,最终要形成线上线下协调联动为民办实事工作体系,切实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02
(记者 陈宇)1月25日,正月初四,资中县罗泉古镇宽约3米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等待龙灯表演的人群。来自自贡市的游客何峰把儿子扛在肩上,只为抢得一个最佳视角,一睹“三灯闹古镇”的盛况。  不止罗泉古镇,在这个春节假期,内江这座老工业城市文旅“热度”不断攀升。据统计,1月21日至1月27日,内江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 71.77 万人次,同比增长33.03%,门票收入82.15万元,同比增长110.26%;内江市旅游总人数为266.76万人次,同比增长45%,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39%。1月25日,农历正月初四,资中县罗泉镇以传统民俗舞龙灯的方式,为大家传递祝福。李超 摄活动出新,让场景更加丰富  1月27日,从外地返回内江过年的刘凡仙陪着家人走进内江市市中区的大自然湿地公园,惬意地享受冬日暖阳。他说,这次回来,一家人把周边的热门景区都游玩了一遍,“我平时都在外地,这次回来看到家乡这两年变化很大,更漂亮了。”  让大家更好地感受新春佳节的欢乐,春节期间,内江各地持续推出各种文旅活动,夜游、沉浸游等新体验、新业态成为亮点,让传统年味有了更加潮流化的表达。  在隆昌市“精致靓丽城·国潮新隆昌”欢乐游园购物会的现场,一场以“隆昌十二时辰”为创意的游园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4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点亮了“中国石牌坊之乡”的夜空。位于市中区永安镇的川南大草原启动了“五周年庆”春节畅游活动,配套开展内江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吸引了众多本市及周边市州游客前往游玩。此外,威远骑龙坳、隆昌古宇湖、资中杨柳滩等旅游景区也都游客爆满。  内江各大商圈在春节期间也接连举办了音乐节、打铁花表演、新春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关注和参与。保障有力,让市场有序回暖  何峰是被一组内江文旅宣传广告吸引过来的。他发现自贡和内江很近,开车到罗泉古镇非常方便,就动了带孩子到“千年龙镇 魅力罗泉”感受传统年味的念头。  抢抓节庆契机,早在春节前,内江便围绕特色景区景点、红色研学、非遗民俗、新业态等文旅资源,在线上线下加大营销力度,如创意设计跳跳兔、虔诚兔、民俗兔、爱学兔、玩乐兔等文旅兔形象,推出甜城美食攻略、亲子研学路线、非遗民俗等推广内容,为广大游客提供春节假日旅游攻略,助推文旅市场回暖。  为确保内江全市文旅市场安全有序,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还组成5个督导检查组,分别对5个县(市、区)文旅经营场所等进行安全生产及市场秩序的督导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74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场所86家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还在兔年春节期间,威远县的村干部们已早早投入到了今年的工作中。大年初二,威远县越溪镇水源村党总支书记李春渔带领村干部同几名回乡过年的中青年,在撂荒地上敲定药菊、大豆的种植布局。  大年初一刚过,李春渔就深入到各村民组和院落,引导、动员外出务工回乡过年的中青年返乡创业。李春渔说:“过年正好带他们看看村里的变化,参观去年荒地流转的成果,吸引更多的乡亲回村建设家乡。”现在,吴耀辉等6名在外打拼的村民已确定流转400亩撂荒地种药菊、大豆等作物,利用废弃的砖厂、页岩厂创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到1月28日,已签订了流转200亩撂荒地种药菊的合同,其他合同也正在进行中。  新场镇曹胜村去年完成了坝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今年他们的重心要放在坡上的开发。村党总支书记熊文勇说:“坡上的条件要比坝上更差,我们只能把劣势变优势,利用山坪塘和撂荒地,邀请有意愿的老板来创业发展。”到1月26日,曹胜村已达成了流转撂荒地200亩种水果、80亩山坪塘发展养殖业的协议,为坡上的土地利用开了个好头。  向义镇大冲村已经形成大头菜产、加、销“一条龙”生产。村“两委”并不满足,他们要围绕大头菜产、加、销打造3A级景区。大年初三,村党委书记黄琨同村干部分工合作,找县上的相关领导和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在村内选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绘图作规划。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春后即可实施,大冲村将“冲”得更高。  越溪镇龙洞村这几年已发展茶叶上千亩,茶叶成了全村的主产业。村“两委”今年将13组和19组进行土地整理,作为粮食主产区,其余村民组的平坝和适宜粮食生产的地块保持粮食生产,坡地都发展茶叶。大年初三,村干部就按照各自负责的区域和分工,围绕道路硬化、茶叶扩种忙开了。1月27日,村党委副书记李强安装完一台茶叶加工机器后说:“今年的春茶采下来就可顺利加工了。”  还有镇西镇临江寺村的党总支书记王伟,新店镇民富村的刘红,新场镇红豆村的曹路燮、蔡家村的宋学辉,他们都在大年初二、初三就开始了为产业发展、撂荒地复耕、乡村旅游等奔忙。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2-01
(李永琴 文/图)1月10日,在位于内江市中区朝阳镇铧匠冲村畅达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肉牛中转调养场,工作人员正在给牛喂草料,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争先恐后挤出牛棚,奔向场边吃草。工作人员给牛喂草料“目前,肉牛中转调养场饲养了700多头肉牛。”畅达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养殖负责人林川介绍,自2021年公司在内江市中区搭建肉牛中转调养场以来,已经带动了该区成规模养殖肉牛的养殖户3户,每户肉牛存栏400头左右,还有不少散户。“公司以水稻秸秆、玉米秆作为肉牛食材主要原料,引进发酵床技术,将牛的粪便制成有机肥料,循环利用,没有一点儿臭味。”林川进一步介绍道,肉牛中转调养场的作用,就是统一从外地采购肉牛崽进行调理,待相对成长稳定后再出售给养殖户,养户将肉牛育肥后,公司会高于市场价2毛/斤进行回购。“相当于为养殖户‘兜底’,降低养殖户的风险。”“我们非常有信心在市中区将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林川表示,今年还将对中转调养场进行改扩建,设计存栏量达2000头。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高度重视肉牛产业,还引入了四川天牧益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在该区朝阳镇周坡村建设秸秆青贮处置中心,以草换肉做好秸秆饲料化利用,设计年产草料5万吨。目前,已在周坡村流转土地200亩,青贮加工场地平场已经完成,后续将进行加工车间的施工建设。下一步,内江市市中区将大力实施“以草换肉”工程,推动全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1-18
(记者 毛春燕 文/图/视频)1月12日晚8点27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始发于昆明南站的G2870次列车缓缓停靠内江北站,这趟列车的其中一节车厢,是今年春运期间内江市为内江籍在外务工农民工专门定制的爱心返乡专厢。欢迎返乡据了解,乘坐本次返乡专厢的内江籍在昆务工农民工共计80人,他们乘坐免费爱心列车抵达内江北站后,再由各县(市、区)人社部门从内江北站安全接送至各县(市、区)。列车到达后,内江市委、市政府在内江北站站前广场对返乡人员进行了慰问,并送上慰问礼包。“真的太感谢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关注关怀,可以安全顺利回家过个团圆年。”乘坐此次返乡专厢的冯敬芳激动地说。家住资中县归德镇,三年没有回家过年的黄德华也发出感慨:“这几年不方便回家过年,这次很幸运能够搭乘免费爱心列车,还可以乘坐免费大巴车直接到资中。”登上返乡专车本次迎接在外务工农民工返乡活动只是内江市做好服务保障农民工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冬明春,内江市将通过开展就业招聘、走访慰问、根治欠薪、证照办理、旅途服务、提能解难、党建引领、健康关爱等“八大行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切实增强广大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1-13
连日来,内江市市中区各地甘蔗陆续成熟,蔗农迎来甘蔗丰收季。砍蔗、剥叶、捆扎、装运……当地村民在甘蔗地里忙碌着。甘蔗丰收1月5日,在市中区凌家镇大湾村甜城蔗酒种植基地,285亩甘蔗长势喜人,成片的甘蔗林在冬日里焕发着勃勃生机,葱翠的蔗叶在风中摇曳,一根根甘蔗整齐“列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蜜的味道。种植户陈刚此时正组织工人采收甘蔗,大家分工明确,忙得不亦乐乎。一捆捆整齐的甘蔗摞着堆在地里,村民梁正英正将甘蔗打包装上小卡车,这些甘蔗将为甜城蔗酒酿造坊送去新一季的“甜蜜”原料。村民梁正英说,她在老板陈刚的甘蔗地里干活,每天早上九点钟开工,下午五点钟收工,一天能挣几十元钱。“在这里上班不仅离家很近,又能照顾家里。”她感到非常满意。“甘蔗采收从去年12月开始,一直到今年4月份,由于受去年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产量有所下降,预计可收获甘蔗1000吨。”陈刚介绍道:“酿造蔗酒需要汁水更足、含糖量更高的甘蔗,我们主要采用甜城21号、甜城蜜蔗、甜城99这3个品种。今年将生产蔗酒60000斤,产值将达到1000万。”近年来,市中区统筹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甘蔗种植,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也为休闲农业增添了不少亮点。(来源:内江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1-10
 (记者 毛春燕)“发车!”近日,在资中血橙出口泰国首发仪式上,随着一声令下,100吨资中血橙满载果农们一年的辛勤劳作,以冷链物流的方式运输至泰国,3天后运抵泰国曼谷,迈出资中血橙“国际化”的新步伐。三十年前,塔罗科血橙从意大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走进资中,经过本土化培育成为资中血橙,成为资中产业的一颗明珠,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资中血橙已发展成为集色、香、味于一果、独具特色的高品质水果,资中县已形成覆盖血橙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品种最新、品质最优、规模最大的血橙产业基地,被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评为资中血橙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1-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新年伊始,恰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三周年之际。三年来,双城经济圈发展见势成效,已从规划蓝图变成了惠及两地的实在。  三年来,四川、重庆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共谋“一盘棋”,重大项目密集“落子”、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两地携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跑出“加速度”。新的一年,川渝两地将以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奋力抢抓发展新机遇,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领域建设全面提速。荣昌“双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全貌。 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打破两地信息壁垒 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双昌”合作 农业产业步入“快车道”  日前,记者从荣昌城区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车程,驶入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即荣昌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以下简称“双昌”合作园)。新建的园区科技文化馆白墙灰瓦,别具巴渝民居风格。站在文化馆前远望,坡上的油茶园郁郁葱葱,坡下成片的稻田阡陌纵横,与整齐的农舍相互映衬。  “这几年,‘双昌’合作园的变化很大。”荣昌区农业农村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昌”合作园是内江、荣昌共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20万亩,涉及荣昌、隆昌两地7个镇街。目前,园区结合两地优势,已重点发展起粮油、生猪等主导产业,以及茶叶、油茶、柑橘、枳壳等特色经果林产业,打造了集标准化生产示范、科技推广、产地加工、休闲观光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在一片水稻田边,种养大户陈开文正忙着清理水中的杂草、残渣。他利用稻田的水生环境,养殖了300多亩小龙虾,开春后即将上市,可填补小龙虾在冬春市场的空白。  “对我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新的机遇。”陈开文今年40岁出头,是土生土长的荣昌人,过去一直从事粮油种植和农机推广等。“双昌”合作园启动后,他便来到地处园区核心区域的安富街道普陀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虾稻循环种养。  “四川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会定期为我们开展技术指导,我这个‘门外汉’如今也成了养虾‘小能手’。”陈开文告诉记者,如今,他能把一只小龙虾养到20多克。  随着园区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荣昌、隆昌还将协调两地资源要素,打造以荣昌白猪、内江黑猪为主的智慧猪场,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猪产业。预计到2025年底,园区生猪出栏量将达20万头,隆昌片区和荣昌片区各10万头。  2022年,内江荣昌联合印发了《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22年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方案》,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枢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平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特色种养基地等 5 大类 41 项重点任务,使内荣农高区迈上新的台阶。  走进位于荣昌城区的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展示大厅,充满科技感的场馆布置让人眼前一亮。透过红蓝相间的走势图,川渝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涨跌幅、猪价趋势等信息一目了然。  川渝地区作为我国生猪主产区之一,年出栏生猪在1亿头以上,约占全国的1/6。如果能打破两地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生猪产业数据的交换共享,便可通过大数据进行产业指导和安排,这对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猪市场都有积极意义。  为此,该中心联合四川畜牧总站、重庆畜牧总站,在川渝两地上规模的养殖企业、屠宰企业、农贸市场建立起34个数据采集点,编制了川渝能繁母猪指数、重庆能繁母猪指数、重庆出栏指数等多项数据信息。去年以来,川渝两地共享生猪产业数据近1.2亿条,为川渝生猪产业发展装上了“数字引擎”。  “在探索内荣农高区的建设过程中,内江和荣昌尝到了产业增收的‘甜头’。”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仅2022年,荣昌区便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206.3亿元。接下来,他们还将持续推进示范区平台建设,在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基础上,做好科技兴农的大文章。种好“柠檬树” 做大“朋友圈”潼南携手遂宁安岳 打造世界级柠檬产业基地  说起潼南,柠檬是绕不开的话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潼南柠檬迎来了哪些发展新机?近日,记者走进潼南,一探究竟。  在位于潼南区高新区南区的重庆檬泰生物科技一期1.6万平方米的宽敞车间内,一颗颗柠檬经过精榨、萃取、过滤、分离等数十道工序,形成不同酯化度的果胶产品,这些果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  “在我国,果胶的年消耗量在5000吨左右,可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过去80%的果胶都依赖进口。”檬泰生物科技负责人说。近年来,公司专家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独创“六分离”技术,从干湿柠檬皮中提取果胶,有效突破了干柠檬皮和湿柠檬皮不能适应同一条生产线的技术瓶颈。  去年10月,由檬泰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柠檬果胶生产线正式投产,可年产原果胶2000多吨。依托此项技术,他们又逐步开发了果胶软糖、果胶面膜等衍生产品,将柠檬附加值提高了15倍以上。  潼南是世界三大顶级柠檬产地之一,目前全区柠檬种植面积达32万亩,年产鲜果 28 万吨,聚集了汇达柠檬、檬泰生物科技等十余家关联企业,形成了集柠檬育苗、种植、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潼南以柠檬产业为牵引,加大了与遂宁、安岳等四川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助力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  “潼南与安岳都是我国柠檬的主产区,两地协同将有助于产业的融合壮大。”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刚刚落幕的2022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开幕式上,潼南、安岳便联合发布了《中国柠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宣言》,成立了中国柠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将共同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合作、开拓全球市场等。  作为首批入盟的企业,四川华通柠檬有限公司率先尝到了协同发展的甜头。过去,他们种植的柠檬以鲜销为主,产业附加值较低。而如今,依托潼南的创新技术,一颗颗柠檬鲜果被加工成柠檬干、柠檬片、柠檬茶等数十种产品,公司年产值也跟着翻了一番。  “未来,我们还将携手遂宁、安岳等地,打造世界级的柠檬产业基地。”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潼南将积极融入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8000亩柠檬、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健全冷链物流体系、产地仓储等,辐射带动川渝柠檬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川渝柠檬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两地柠檬享誉全球、畅销世界。据《重庆日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1-09
(记者 毛春燕)“发车!”1月5日,在资中血橙出口泰国首发仪式上,随着一声令下,100吨资中血橙满载果农们一年的辛勤劳作,以冷链物流的方式运输至泰国,3天后运抵泰国曼谷,迈出资中血橙“国际化”的新步伐。首发仪式现场三十年前,塔罗科血橙从意大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走进资中,经过本土化培育成为资中血橙,成为资中产业的一颗明珠,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首发仪式如今,资中血橙已发展成为集色、香、味于一果、独具特色的高品质水果,资中县已形成覆盖血橙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品种最新、品质最优、规模最大的血橙产业基地,被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评为资中血橙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资中血橙“中国连续9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农产品出口市场,中泰两国农业互补性强,在农业资源方面各具优势,合作潜力巨大。”泰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代总领事万兰梦在首发仪式上表示,随着RCEP生效一年来的逐渐磨合成熟和中老泰铁路建设运营的推进,中泰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将得到进一步推动和提升,衷心祝愿资中血橙能借此良机在泰国尽快打开市场,为巩固泰中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添砖加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1-06
(王维 记者 陈宇)2022年12月28日,内江市市中区黄鹤湖旅游区,虽然不是周末,仍有不少游客自驾而来,在湖边游玩、拍照。  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路网,是自驾游在内江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内江市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内江农村公路规模已增加到1.2万公里,农村公路从“通乡到村”向“通组入户”延伸,由“树干状”向“网络型”转变,覆盖面更广、通行率更高。威远无花果博览园。唐广 摄  随着农村道路建设提升,城乡公交均等化服务也在内江全域铺开。据介绍,内江有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在全市统一乡村客运LOGO,开通城乡公交运营线路73条,投入城乡公交车221台。同时,内江推进“交商邮供”融合发展,建成县级快递物流仓配中心5个,镇级快递物流运营中心49个,村级“金通·邮快驿站”744个。  一大批产业路、旅游路的修建,也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内江还积极开发“四好农村路”领域就业岗位,帮助1588名脱贫户人均年增收超过1.5万元。  近日召开的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围绕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目标。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代兵表示,下一步,内江将切实抓好直连畅通拓展工程、融合发展促进工程、通行安全保障工程、运输服务优化工程、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工程等工作,全力提升农村交通运输发展水平。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1-03
今年,全省首个“两端”“两网”县域供销为农综合服务体系试点项目落地资中,试点项目以“一园两基地三体系”为建设思路,联合供销社系统内外力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打通面向农村市场的生产端和面向城市市场的消费端,构建起线上供销网、线下物流网和供销为农综合服务体系,用改革发展“新供销”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  建网点,打开农村“新局面”。试点项目按照“一园两基地三体系”建设思路,拟在资中凤凰工业园区新建供销数字为农产业园,在龙江镇、鱼溪镇建设3000亩现代供销粮油示范基地,在资中县内22个乡镇新建63个供销网点以构建县乡村三级贯通的县域基层组织体系、流通服务体系和为农综合服务体系。目前,供销数字为农产业园已完成土地出让等工作;供销粮油示范基地已完成25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已建成县集采集配中心1个、镇级基层供销社4个、为农服务中心3个、镇级综合超市4个、农村综合服务社5个、社区超市2个,开展农产品、日用品销售和农资农技服务,三大体系已初具规模,截至11月底,累计实现销售额309万元。强合作,助力农业“新发展”。一是依托四川棉麻集团优势资源,围绕生猪、血橙、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打造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破解特色农产品销售难题。二是联合资中县龙头企业四川永利乡鹰,以高于市场价“5%-15%”的溢价率收购农副产品,经过物流配送中心分拣、包装,在多多买菜、淘菜菜等电商平台和社区网点进行销售,形成网店销售+社区直供双渠道销售模式。三是广泛吸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等涉农企业加入供销社。今年12月,双河镇水口庙村率先将综合服务社二楼改建成供销为农“孵化园”,设有展览展示、工作商谈、管理办公等多个功能区,入驻企业可通过“孵化园”交流农业经济信息,展示优质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现已吸纳久久佳家庭农场、亿安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等8家涉农企业入驻。优服务,点亮农民“新生活”。一是试点项目将为农服务中心与供销超市配套建设,既为周边群众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等农资农技服务,又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真正实现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统一。二是乡镇供销超市的建立,让当地农民变基层社社员,享受会员折扣、二次返利等福利。三是通过“供销+金融”模式,联合工商银行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服务,缓解其资金压力,全方位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供稿:内江市供销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30
(记者 毛春燕)12月29日,内江蔗糖创意工坊揭牌仪式在内江汉安糖草公司举行。内江蔗糖创意工坊位于市中区龙门镇甜源蔗乡,占地面积约1000㎡,按模块功能将分为科研育种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品牌推广中心、电商直播中心、教研合作中心。内江蔗糖创意工坊揭牌据了解,该工坊将设立一个轻型实验室,不断选育优良甘蔗品种,并与产品研究机构合作,围绕当代人健康食糖的理念,展开产品创新研发,打造一个甜城糖产品展示中心,向游客推荐内江的优质糖产品,也为各糖企搭建一个线下线上联动传播平台。据内江市市中区商务和经济合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市中区还将在内江新经济产业园建立糖产业总部园区,设立糖业产业专属区,重点引进科研、品牌推广、知名龙头企业,带头全区域糖业创新升级,实现“糖+”发展新模式,通过不断壮大内江蔗糖产业规模,力争蔗糖产业三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5年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市中区龙门镇甜源蔗乡内江蔗糖创意工坊将以不断弘扬“甜文化”为使命,以促进产业升级为抓手,推出更多广受市场好评的糖类产品,大力培养糖业研发、品牌、市场营销、电商等人才队伍,促进市中区农文旅和新经济产业融合发展。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30
(曾黎 记者 毛春燕 李弘)12月27日,随着第一批西红柿苗的移栽入园,标志着资中县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工人们检查苗子,推动拖车,细心地将西红柿苗移栽到岩棉线上面。园区的种植主管江虎则和他的技术团队教导工人移栽技巧,查看设备参数,讨论栽种技术细节。据介绍,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项目位于资中县银山镇,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100亩,建设温室面积约3万平方米,整个园区分为种植区、生产服务区、雨水回收池、生产配套楼四部分。作为主阵地的玻璃智慧温室,采用了国际前沿的设计方案、生产设施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结合先进的现代农业运营理念,充分诠释了现代高效农业概念。智慧农业生态园(图片来自资中融媒)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种植主管江虎说:“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相比传统的温室,最大优势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我们通过雄蜂授粉和无土栽培,实现高品质蔬菜的批量化生产,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和先进的技术配套确保蔬菜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西红柿苗移栽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项目集“种植、生产和仓储加工”于一体,通过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通过数字化控制温室温、光、水、气、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程可视。有了科技作支撑,这批西红柿产量就有了保证。据悉,此次共计种植番茄约4万株,种植面积3万余平方米。番茄生长季长达8个月,采收期达6个月,温室番茄产量是传统温室的5-6倍,预计该批次产量约2000吨,年产值约3000万元。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项目负责人刘莹说:“天府智慧农业生态园项目是川南片区首个智慧农业项目,采用来自荷兰的先进生产设施和种植运营技术,可实现高品质蔬菜的批量化生产,以及种植、生产、销售的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对整个县域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能有效推动县域农业产业生产实现现代化。”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29
(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日,农业农村部发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省11个先进集体、20名先进个人获表彰。12月26日,记者从隆昌市获悉,中共隆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功入选全国先进集体。2019年6月,隆昌成功纳入全国第四批整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一年多的时间里,隆昌市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361个村、3969个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全面完成试点改革任务。2020年12月后,根据全省开展两项改革“后半篇”工作部署,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和美乡村巩固完善清产核资成果,隆昌市在原有清产核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再清理再确认,及时纳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并建立了明晰的集体资产台账。截至2021年底,清理集体资产15.41亿元,其中村级资产2.73亿元、组级资产12.67亿元;资源性资产114.89万余亩。隆昌市全面规范成员身份确认,通过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召开“四级会议”,指导集体经济组织做好各类人群的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截至目前,全面完成所有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共确认村级成员574524人、207367户。着力建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市所有行政村均确定均等量化的收益分配方式,将村级经营性资产全部折股量化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市164个村、21个涉农社区都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登记赋码颁证,信息确认无误,登记资料齐全,全市18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已挂牌。开展培训会,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管理同时,隆昌市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管理,出台了《隆昌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办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实现以均等股份量化方式进行收益分配。深入推进农村“三资”平台建设,成立了隆昌市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建立“银村直连”云平台,全市所有村的账务都纳入平台处理,全流程线上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隆昌市积极发挥政府投入“资金撬动”作用,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实施中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2019- 2022年共扶持29个村,每村补助100万元专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设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投入财政资金675万元,带动金融资本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隆昌市坚持“走出去”,学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实际,推广租赁经营、飞地经济、农旅融合等多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简易审批流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400万元以下的村庄建设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目前石燕桥镇三合村正在参与此项目,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科技馆)和园区景观步道。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27
四川农村日报讯 蒋玲 郑刚 记者 刘佳近年来,内江市资中县鱼溪镇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第一重要战略资源,着力选拔、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使乡土人才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持续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据了解,鱼溪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独具特色的“种梧引凤”制度,进一步规范人才工作流程,不断提高人才回引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从提升人才选育“温度”着手,打造全方位的人才培育模式。对内精准识别,对有技术特长的进行“拉网式”摸底登记备案,纳入乡贤人才信息库,按照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社会服务型等四大类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培训赋能增效,围绕鱼溪镇产业发展需求和乡土人才个性特长,组织市县技术专家进乡村,聚焦特色种养产业化发展、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管理,通过远程教育、现场专题讲座、职业夜校等形式,与乡土人才零距离互动、手把手传授,不断培训新型人才,现已开展各类培训班13期。  鱼溪镇镇党委书记何艳介绍说,近年来鱼溪镇结合自身文旅发展优势,大力回引在外优秀农民工、党员、乡贤人才,以打造“成渝线上乡村旅游明珠”为目标,坚定不移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大力发展血橙种植、鲶鱼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大力培育壕坤矿业、海庆建材、浙商优选等规上企业3家,大力发展五指山农旅康养生态园区、响水滩、云岭金秋、洞藏酒、圣灵山大溶洞等特色文旅产业5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4个,县级重点项目1个。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0.3余万人次,创造年产值3000余万元,为周边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21个,流动就业人次约70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12-26
(徐艳梅 记者 毛春燕 李弘)“没改之前,厕所连着猪圈,狭小黑暗,差得很,现在质量好,方便又干净卫生。”12月21日,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牛桥村,68岁的孙泽明看着自家明亮干净的卫生间,脸上出现轻松的神情。孙泽明不知道的是,自己现在享受到的方便离不开纪检监察干部的保驾护航。据内江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李婕介绍,2019年至2021年,全市77个镇443个村采取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方式实施了12.4万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但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的同时,纪检监察部门也收到一些有关工程质量、干部作风等问题的信访反映。2021年,内江市纪委监委聚焦惠农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利用“监督一点通”平台,在市中区试点开展农村户厕改造项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今年4月,在全市范围铺开,紧盯农村户厕改造项目中责任落实不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腐败问题三个重点开展监督。“目前已立案117件,党纪政务处分73人,组织处理87人。”李婕告诉记者,在专项整治的推动下,相关单位通过自查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8761个,截至目前,5666个问题已得到整改,其余问题正在督促整改中,有力保障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惠及于民。其中,牛桥村“两委”在推进工作中因底数不清、“一刀切”等问题造成浪费的2万元国家资金也已收回。事实上,农村户用厕所的变化是市委“美乡优城”部署落地落实的生动实践,也是内江市干部队伍“作风能力专项提升行动”预期成效的展示。11月21日,内江市委印发《内江市干部队伍“作风能力专项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决定用半年左右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弘扬好作风、建功新征程”为主题的“作风能力专项提升行动”。专项提升行动把少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暴露出的10个方面问题作为提升重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11条工作措施。如,加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应对重大风险能力培养,加强班子建设;开展重大工作督查,建立专门台账,跟踪督查督办;推动重点工作晋位争先,对工作取得突破的地区和单位,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给予加分。“开展专项提升行动总体目标是进一步促进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基层组织大优化,为担当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脊梁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和组织保障。”内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纪委监委将聚焦方案中明确的甘愿“躺平”、敷衍应付,作风漂浮、不深不细等10个方面问题,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失察、“中梗阻”等典型案件,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下一步,我们将以开展‘作风能力专项提升行动’为契机,巩固拓展农村户厕改造项目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保驾护航。”李婕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12-23
(熊强 李永琴)12月20日,内江召开中国共产党内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会指出内江市处于城乡面貌亟需改善的关键阶段,提出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其中,“美乡优城,就是推动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这一以贯之的体现了八届市委对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反映了内江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内江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曾红军介绍,下一步,内江按照“集中连片、整体安排,统一规划、分别实施,试点示范、渐次推进”的原则,计划从2023年开始,每年原则确定15个镇(涉农街道),力争用5年时间推动全市70个镇和7个涉农街道农村面貌显著改善,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立足乡土特征、川南特点和文化特色,绘制若干套具有川南民居特色、符合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具备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样板房推荐图纸,统一规划、连片推进乡村农房改造和建设,全面消除农村土坯房。着力强化农村饮水安全、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村庄持续净化美化,打造甜城版“富春山居图”。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机耕作业道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运维管护机制,不断畅通路网、织密水网、架通电网、补齐气网、联通讯网,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加强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充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合理配置政务服务资源,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深入实施乡村教育、乡村医疗卫生、乡村文化体育、农村养老助残服务和社会救助“四大提升工程”,加大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和统筹配置力度,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分级解决不同问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坚持把农村面貌改造和特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念好“优、绿、特、强、实、新”六字经,在坚决完成粮油、生猪生产任务的同时,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做大做强内江黑猪、特色水产、精品蔬菜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建设产业旺、生态优、风貌美的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2027年,实现全市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房风貌更具特色,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生态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面貌改善长效机制有效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12-22
(张啸 记者 郑志浩)近日,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第二批省级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名单。其中,内江市资中县被认定为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县。  资中县有农民工42万余人,是内江市农民工人数最多的县。近年来,资中县实施乡村振兴和就业优先战略,狠抓劳务输出转移,持续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回家工程”,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人才储备方面,资中县开展了“就业培训提能力”“归雁强村助振兴”等行动,整合职业中学、创业基地和创业项目等资源,建立资中县乡村振兴学院,设置普惠型、实战型、精英型三大培训模式,年均培训学员约3000名。  在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资中县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深入摸排各建筑工地分包转包、农民工总数、农民工工资兑付等情况,对发生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和生产经营企业实施惩戒。近5年来,资中县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6起,将3家企业列入“黑名单”,累计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390余件,结案率达100%。  专门力量的组建也为农民工提供暖心的服务。“我们统筹各部门力量建立了‘返乡入乡创业顾问团’,从政务咨询团、创业参谋团、平台搭建团、法律维权团等,全方位为农民工提供服务。”资中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袁勇介绍。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12-1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