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钟怡 王雷雨)近段时间,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踏水村种植的泽泻迎来了采收期,让原本寂寥的稻田再次热闹了起来。  1月18日,走进踏水村,田地里的泽泻叶已经变黄,隐约露出饱满的块茎,村民们正在其间忙着采挖泽泻,现场热闹非凡。  “踏水村利用冬闲稻田种植了65亩泽泻。”踏水村党委书记陈俊松介绍,这一批泽泻在去年6月育苗,8月下旬移栽,进入今年1月后开始采挖,亩均可产干货400斤,预计产值在20万元左右。  每年8月水稻收割后,稻田就会闲置。为了唤醒“沉睡”的稻田,踏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学习汲取各地“粮药轮作”的成功经验,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空窗期”,在稻田里重新蓄水种植泽泻,实现了“一田两用”。  “以前我们只是在地里种水稻,现在是8月之前自己种水稻,水稻收割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租大家的土地种泽泻。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地里打工,一年到头有几份收入!”谈起村里开始种植泽泻后的变化,村民程旭林的喜悦溢于言表。  据了解,沙湾区踏水镇踏水村的泽泻以订单式销售为主,这批泽泻已被某药材企业预订一空。新的一年里,踏水村将继续推广“粮药轮作”模式,引进种植更多品种的中药材,并建设自己的烘干房,进一步降低中药材加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培育打造特色中药材品牌,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加强劲的动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佳)元旦后的这段时间,夹江县木城镇泉水村村民徐英强繁忙并快乐着,因为他家养的80多头山羊陆续被订购,让他发了一笔“羊财”。  1月12日晚,在徐英强的院子里,挂了好几头刚刚宰杀的羊,一家人正在忙碌着清洗羊肉,等待早上到木城镇农贸市场定点销售。而羊舍里,80多头土山羊膘肥体壮。  徐英强介绍,前几年由于生意不景气,他放弃了开货车的工作,返回家乡发展生态养羊,从最开始购买的几只土山羊逐渐发展扩大到近百只。  2023年,徐英强开始尝试自产自销,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凭借良好的口碑打开了销路,一只羊要多收入200元左右。在木城镇农贸市场,他的羊肉摊位前围满了顾客。由于他的土山羊肉质好,“回头客”越来越多,大家对土山羊的品质赞不绝口。靠着良好的口碑,徐英强逐渐打开了羊肉销路。供不应求的生意增加了徐英强继续养羊的信心。他希望通过线下影响力和抖音线上平台带动周边更多群众一起念“羊经”走上“羊”关道。“接下来,我还打算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和实用技术知识,义务提供给有养羊意向的群众,养出来的羊我还可以帮助销售。”徐英强说。  徐英强“发羊财”的故事,正是夹江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夹江县积极引导支持群众,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强产业、促振兴”为目标,坚持把发展农村产业作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之策和长远之计,从产业技术培训、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全面推进全县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梦。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稳 唐俊佳 文/图)冰箱家家有,但你见过约两个足球场大的“超大冰箱”吗?日前,在乐山市夹江县吴场镇丰收村,笔者见到由四川裕农禾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建设的特大“冰箱”——吴场镇冷链仓储物流中心。  近年来,夹江县吴场镇以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为抓手,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  吴场镇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如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提升农业价值链、延长服务链?吴场镇的答案是: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被送到冷链仓储物流中心的生鲜农产品。  “我们以优厚条件招商引资四川裕农禾农业有限公司,打造夹江县最大的冷链仓储物流中心。下一步,我们的集体经济计划入股该公司的分拣中心,参与团餐的配送,提升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增收。”吴场镇镇长涂飞羊说。  据悉,吴场镇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链接夹江、辐射眉山,计划总投资约950万元,建设农产品分拣中心1个、冷库12间,规划冷库库容1万立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集冷链仓储、展示交易、流通加工、集散分拨、大数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冷链产业综合体,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  依靠新“冻”能,吴场镇做活了“源头”文章:以村为单位,采用批量采购兼零售模式将农产品组织起来,发往吴场镇冷链物流仓储中心。该中心经过处理后按订单分拣供货到盒马鲜生、朴朴等电商平台,形成覆盖生产、运输、储存及销售整个环节“无间断”的产销体系,保障销售渠道,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吴场镇生鲜农产品在田间采摘后短时间内即可完成预冷、运输、分拣和包装,1小时内可从田间到餐桌,以吴场为中心,2小时冷链运输范围可覆盖乐山、眉山。”吴场镇冷链仓储物流中心负责人罗丹告诉笔者。  “我们每天光电商平台供货量就达30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现在生鲜市场潜力很大,质量合格的农产品都可以找到销售渠道。比如说电商平台供货和传统的团餐供货对产品颜色、大小、重量以及机械损伤要求各不相同,二者在销售端完全可以实现互补。”罗丹说。  怎样让农产品在销售端做到投“市场”所好?加快冷链分拣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然而四川裕农禾农业有限公司却面临着资金链短缺的问题。  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罗伟艳说,2023年,吴场镇向上争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5万元用于冷链分拣中心建设。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吴场镇蔬菜、果品供应链可覆盖西南片区。  “下一步,我们将以村集体公司正在建设的400亩水肥一体特色柑橘园作为试点,精心打造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依托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罗伟艳告诉笔者。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1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罗敏)金橘飘香漫山野,最是一年好光景。2023年12月29日,乐山市井研县举行了庆元旦暨2023年乡村音乐节活动。  当天下午2时许,古典舞蹈《萍踪侠影》拉开了活动序幕。紧接着,节奏欢快的歌曲《你要跳舞吗》将现场氛围调动了起来……10余个精彩节目先后上演,猜谜语等问答穿插其中,现场气氛活跃、群众积极互动。  舞台下,群众的欢呼声、掌声不断,好不闹热。“快看哦,这些节目好好看哦!”当地群众周永平通过微信视频,与远在安徽宿州的丈夫分享了这份精彩。她开心地表示,好听的歌曲、好看的舞蹈、惊险的杂技……简直没看够!“演出既邀请了外地知名艺术团,也选拔了本土文艺人才参与!”井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军说,这既提升了节目质量、拉近了群众距离,又展现了井研儿女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  不只有音乐,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特色农产品展销区、民俗文化展示区。井研柑橘、腊肉、香肠、大米等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展台前挤满了群众,大家或咨询或品鉴。来到舞台旁边的民俗文化展示区域,春联、井研农民画、剪纸等展台前同样有不少群众驻足欣赏和积极参与。“从小引导娃娃热爱传统文化!”本地村民李星月带她儿子来到了写春联区域。从春联的来源到春联的寓意,李星月希望让儿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去年以来,井研举办了2023年四川井研“中国橘乡杯”成渝双城经济圈气排球公开赛、四川省首届和美乡村乒乓球大赛等广受群众欢迎的活动,打造了“研溪放歌·舞动井研”惠民大舞台、“研溪湿地‘音’你而来”井研2023帐篷音乐嘉年华等知名文旅品牌。“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文铸魂、以文聚力、以文兴业的思路,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供给类型,用文化繁荣助推乡村振兴!”谢军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冯丹远 陈秋菊 赵娟)近年来,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代湾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为群众蹚出了一条增收“牛”路子。  隆冬时节,代湾村却是一派生机盎然。宽敞明亮的标准化肉牛养殖棚内,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悠然地嚼食着草饲料,“哞哞哞”的牛叫声承托着养殖户们心中的喜悦。  “我现在出栏一头牛除去喂养成本,能净赚3000多元!”正在牛棚内忙着为牛儿添加饲料的养殖户龚富高高兴地说,西门塔尔肉牛具有生长快、肌肉多、脂肪少等特点,肉用性能较好,等级高于普通牛肉,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他饲养了22头肉牛,但他并不满足,准备再扩大养殖规模。  正是看到养殖牛肉的好“钱”景,2016年代湾村通过向上争取、村民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96万元,修建了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5座标准化牛棚,并聘请肉牛养殖专家上门支招,培育养殖专业户,正式进军肉牛养殖产业。  “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同样不可小觑。”沙湾镇兽防站副高级兽医师谭承华介绍,喂养牛肉的草饲料是由村里自主种植的70亩黄竹草和回收农户的秸秆,经过科学加工后制成。同时,村里还通过无公害处理,将肉牛的粪便变成有机肥。这种“粪肥还田、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养殖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也降低了村里发展种植养殖业的成本。  “目前我们全村共养殖肉牛200余头,去年出栏50头,销售额达到了70万元,养殖户实现户均增收7万元。”代湾村党支部书记龚富群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提升肉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化和规模化水平,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04
 (林立 文/图)12月17日,乐山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袁洪,乐山市林科院院长陈栎霖博士、副院长张安刚,峨眉山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邹利琼及峨眉山市自然资源局、峨眉山市符溪镇等单位领导,前往峨眉山市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为该公司“一根笋”产业发展和峨眉山市“竹文化”园区建设出谋划策。“沐之源”厂区据了解,2014年落户于峨眉山市的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竹笋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拳头产品“龙须笋”是峨眉山竹笋手工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畅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重庆等城市,在全国餐饮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先后获得“2019年度中国极具影响力品牌”“2019中国农业最具成长力品牌”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并在2020年“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上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授予“2020中国管理创新领军企业”。2022年,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迁至位于峨眉河畔的乐峨高速符溪出口,占地41亩,厂房面貌焕然一新。未来三年,“沐之源”公司将实现1个亿的产值,工厂解决500人就业和基地解决10000人就业。并完成现代产业园区的建设,预计投资2000万元打造5000平方米的手工竹笋产业文化博览园,建立竹笋博物馆、品鉴中心。让园区变景区、工厂变景点,让传统古法制作技艺得到保护、传承。到2033年,力争实现5亿元的产值,成为全国食品行列的先行者。 在座谈会上,袁洪一行听取了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根和该公司营销总监曹芯梦的情况介绍后,充分肯定了“沐之源”公司多年来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勇于担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并针对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提档升级和“竹文化”园区建设提出了希望和建议。邹利琼介绍说,峨眉山沐之源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峨眉山市政协委员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峨眉山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邹利琼提出:一是规划好,二是建设好,三是运营管理好。要打响“龙须笋”品牌,让“一根笋”产业成为峨眉山市的品牌产业。邹利琼希望市级有关部门和符溪镇政府要站在全域旅游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大力支持“沐之源”公司“竹文化”园区建设和山区竹笋基地的发展以及峨眉沿河竹林风景线的打造。陈栎霖博士谈道,企业要找准结合点,做实“竹笋+”文章,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独具特色的峨眉山“沐之源”竹文化产业园区。“一根笋”生产车间袁洪希望峨眉山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峨眉河资源,发展沿河两岸竹林生产,规划建设好竹林小镇、竹林人家,让竹林成碳库,“空气”变真金,打造出乐山市最美的竹林风景线,建好峨眉山市的东大门,为峨眉山市竹林固碳增量,高质量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19
(记者 王晋朝)近日,趁着枯水季到来,乐山市环卫中心启动“清河”行动,对江边坡岸、河床谷底的枯枝树叶和垃圾进行打捞和清理。  乐山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处,三江流经乐山9个县(市、区),长度达600余公里。乐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三江岸线的保护,不仅事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更关乎乐山如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2022年,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为三江岸线“量身定制”《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下称《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2年12月1日启动施行。  乐山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共26条,贯穿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保护与利用的主线,结合乐山实际,为岸线保护控制区和用途管控等划定“红线”。  精准立法,为乐山三江岸线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法治遵循。实施一年来,乐山各级各部门严格保护、合理利用三江岸线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岸线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和完整性,筑牢三江岸线生态屏障。  以整治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直排为例,峨眉山市不断探索完善由部门统筹、镇村参与、市属国企建管一体化实施的工作模式,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管并重的问题,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90个;井研县探索形成“管网覆盖+微动力集中治理+散户五格治理+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  另一组数据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现乐山对三江岸线的保护力度。今年7月,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分片对三江岸线涉及的9个县(市、区)进行了全覆盖执法检查,共立案办理涉及三江岸线保护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0件。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雷蕾)“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时下,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喻坝村的柑橘已到成熟期。12月14日,笔者走进柑橘种植产业园,橘子香气扑鼻而来。放眼望去,漫山碧绿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金色果实。园区内,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柑橘,一片丰收喜景。  喻坝村地形多样、交通便利、水热充足,具备柑橘生长的优质条件,种植水果历来是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该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立足“强产业,兴乡村”的发展路线,推行“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当地农户因地制宜种植高品质柑橘“爱媛38”“沃柑”“不知火”等10余种水果,努力打造特色产业水果经济村名片,让越来越多农户通过土地分红、销量分红、园区务工等方式在家门口增收,过上幸福日子。  下一步,牛石镇将积极做活农旅文章,大力发展乡村采摘游,让游客在采摘新鲜果实的同时,还可以观赏到喻坝村的美景,品味喻坝村的风土人情与文化魅力,让“农业+旅游”的模式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19
眼下正是萝卜大量上市的季节,走进多年来因萝卜而远近闻名的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魏坝村,放眼望去,青翠的萝卜绿叶铺满了田野,党员志愿者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拔萝卜、剪枝叶、装车转运,现场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的萝卜大多属于订单式生产,长在地里时就已经被预订,基本不愁销路。”村民张叔叔介绍道,嘉农镇应季的萝卜大多将通过冷链运输销售到北、上、广、深等城市。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依托区位和土壤优势,在王场村、苏店村、魏坝村引进种植大户,通过“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种植秋宝、盛世冬美等白萝卜品种10余个,同时还吸纳5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有效带动就业增收。“目前,全镇采用机械化种植、无人机喷洒等高效率工作模式,一年可种两季萝卜,亩产6000公斤。”嘉农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匡伟说道。(供稿:沙湾区委组织部 何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5
晋钊 (图片除署名外由乐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放眼当下,晶硅光伏、新型建材、绿色化工、特色文旅、峨眉山茶……一个个特色产业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成为撑起乐山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把产业链留在乡镇,把价值链留给农民。近年来,乐山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爬坡提升。五通桥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五通桥区、犍为县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中连续3次排位前60。  再将目光转向民营经济,作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乐山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不断迈出新步伐;今年前三季度,乐山市民营经济以55%的比例占据GDP的半壁江山,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9%,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上升到全省第四,创下最好成绩。  回望过去10年,乐山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4%,与经济高速发展同频共振,县城有机更新“鼓点”渐密——规划精描细绘、建设精雕细琢、管理精耕细作。电梯加装到家门口,停车场、充电桩方便快捷,“一老一小”设施随处可见,一个个老旧小区焕新颜,一座座“嘉州新乡村”展新貌。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强,则全域强。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大道上,乐山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一手扬优势,一手补短板,以奔跑的状态笃定前行,全面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正在嘉州大地徐徐铺陈开来。沐川县白马山茶叶现代农业园区。特色产业“镶金加码”县域谋求发展“破题”之道  时值冬日,嘉州大地上却洋溢着产业发展的热情。  在五通桥经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内,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还原炉、单晶炉、切边机高速运转,一批批高纯晶硅、单晶硅棒、切片接连产出,为打一场漂亮的“收官战”加足马力。  从新中国第一块多晶硅的诞生地到如今四川晶硅光伏主产地,乐山晶硅光伏产业所释放的发展动能,正激起阵阵余波,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落子。其中,5家全球前10强光伏企业落子五通桥区,国内首个产能超10万吨的高纯晶硅生产基地拔地而起,有力拉动了县域经济增长。  近年来,按照“一园集聚、多点布局”“做强核心区、做优拓展区”的思路布局晶硅光伏产业,乐山逐步形成产业链贯通、上下游适配的“大硅谷”承载体系。  在“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多个已建成项目实现满负荷生产,新开工的项目建设正酣;硅片、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储能等项目向乐山高新区、市中区、沙湾区、犍为县、峨眉山市、井研县等拓展区有序发展。井研县水系连通水美乡村项目有序推进。 鲍松 摄  产业园区拉动着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特色产业既是“关键词”,也是“动力源”。立足资源禀赋选好特色产业的“种子”,撬动长期发展积淀而打造成型的比较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方能在县域发展中“出圈”出彩。晶硅光伏让乐山声名鹊起,而这只是特色产业迸发澎湃动力的一个缩影。  前不久,两场大型活动将乐山文旅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步入第十个年头,不仅让展会本身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旅游专业品牌展会,也让举办地乐山将跨越国界打造文旅新产品、新路线变成常态。  坐拥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处世界级遗产,乐山的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密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6倍,文旅经济是乐山县域经济发展的另一张“底牌”。  依托乐山大佛、峨眉山这两块“金字招牌”,乐山正在打破区域界线,构建以“大峨眉”“小凉山”为主体的两大“旅游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串联起的交通线将不断扩容的文旅场景缀珠成链。从“众星捧月”到“星罗棋布”,“乐山好耍、好吃、好看、好客”招牌越擦越亮,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风、嘉州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正在加速呈现。中国绿色硅谷“电力引擎”——乐山南500千伏变电站。小凉山地区“千年看变”写好城乡融合大文章  走进地处川西南小凉山腹地的马边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马边县”),清澈的马边河从城中穿流而过,一座座秀美的庭院掩映在绿树之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县。  “为做好城乡融合大文章,乐山市把全域美化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按照全域规划‘一盘棋’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有力推动了全市‘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乐山市有关负责人介绍,金口河区和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彝区,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板块,更是乐山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攻坚区域。  随着城乡风貌不断优化,文旅产业越发红火。在马边县民主镇小谷溪村,一座结合彝族特色和现代风格的建筑坐落在群山之间,格外亮眼。这正是当地美丽乡村系列产品之一——“谷溪美村”项目。该项目深入挖掘小谷溪村民俗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实现旅游产业和乡村田园融合发展。  山川雄奇、三河交汇,峨边怀揽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然而山水分隔,也一度阻隔了峨边群众的脱贫致富路。2021年7月1日,峨汉高速公路峨眉至峨边段正式通车,结束了峨边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到乐山1小时、到成都2小时,连接成乐、乐雅、乐宜、乐自高速……峨边群众的致富路越来越宽。  口袋鼓更要“脑袋富”。峨边创新打造“德古讲堂”,依托讲堂打造集理论宣讲、村规民约宣传等于一体的治理平台。在全县组建了4支宣讲队,实现13个乡镇全覆盖,讲师不仅讲透移风易俗的大道理,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乐山积极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人才一体化发展,借助“医联体”开展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金口河、马边、峨边等基层偏远地区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金口河区借力乐山市人民医院,率先在乐山市开展双向转诊智能化家庭医生试点;如今,随着乐山市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开诊,更多患者将有机会享受到便利、完善的医疗服务。  在马边,114个行政村/社区建设了119所幼儿园,实现了“一村一幼”全覆盖,选聘380多名辅导员开展双语教育,并全面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和彝区孩子普通话水平。  县域“小变化”里藏着百姓“大民生”。聚焦“人”“产”“村”,让城乡资源双向流动更畅通,让村民们过上城镇生活,乐山正蹚出一条小凉山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乐山市市中区棉竹镇棉竹铺社区江岸花村聚居点。联城带村交织成网畅通互联激活“镇”能量  11个区(市、县),18个乡、103个镇、11个街道,1107个村、264个社区星罗棋布、交织成网,共同组成了乐山版图。  细细梳理,便能发现其中的特点:各地自然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各异,发展基础不尽相同,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可谓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  乡镇是城乡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只有通道畅通,才能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有序流动,形成良性循环。  2020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乐山各地积极开展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创建工作,在完善中心镇基础服务设施、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推动强县促镇带村,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夹江县为例,作为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县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县,当地因地制宜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推动构建包括一个主城区、两个中心镇、五个重点镇、多个重点村的特色镇村体系。结合各镇区域优势、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阶段等实际情况,对乡镇进行细化分类,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以此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不同的发展路径指向了同一个目标——让乡镇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推进乡村全面发展,加快乡村繁荣振兴。  在犍为县,“城市之眼”全面加快建设,“城市之肺”翠屏山康养公园进场施工,“城市之心”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之脊”加快规划设计,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106个城区新能源充电桩建成投用,城区智慧停车系统正式运营……犍为大力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加快补齐偏远乡镇服务“三农”的短板,积极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镇村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  做强中心,还要畅通畅联乡镇,夹江、犍为等地的做法只是乐山全市的一个缩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抓好两端、畅通中间”?乐山从“清”字入手。  自2021年以来,乐山在全市范围推动开展以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清”行动,从解决群众关心的“脏乱差”问题抓起,逐步延伸到乡村风貌、农村经济、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领域。  以“小切口”实现“大目标”,以“小成本”干成“大事情”。如今,农村“五清”行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乡村“颜值”大幅提升,已建成的“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占比超过65%,“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发展图景已然呈现;  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农村“五清”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建制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乐山市10镇90村获评全国(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乡风文明有效改善,联动“践行十爱·德耀嘉州”活动,乐山市成功培育33个全国(全省)文明村镇,21人(户)入选全国最美家庭、四川好人榜等,推动乡村环境深层转变;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依托农村“五清”行动,乡村“美丽环境”正转化为“美丽经济”。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山区变景区,乐山走出一条“美丽生财”的好路子,全市已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2个县获评全国(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  一镇一面,镇镇精彩。乡村环境正由面上美向纵深美、由眼前美向心里美转变。一招一式,尽显嘉州风采。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做强特色产业,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融合,既要厚植沃土,还要精耕细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奋进号角已吹响,乐山正以脚踏实地的精神、锐意进取的态度,将任务书、施工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答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5
宽敞整洁的柏油马路、别有风情的民族风路灯、白墙粉刷装饰的房屋、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近处奔涌翻腾的大渡河……这是如今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解放村移民新村的真实写照。   为切实推进金口河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近年来,和平彝族乡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为载体,坚持村民“统规自建”的原则,紧紧围绕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村级组织建设、支柱产业建设、绿色能源建设,努力打造“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移民村寨。据了解,和平彝族乡解放村二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为期5个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硬化公路0.26公里,房前屋后美化绿化2000平方米以及安装路灯45盏等,计划总投资约为182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工。 “这几年受惠于好政策,村里变化很大,房屋帮我们粉刷了、道路给我们修通了、路灯为我们安起了,瞧瞧我们移民后的新生活,简直太棒了!”解放村2组村民余天才激动地说道。“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和关键性因素,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建成,会进一步方便移民群众出行,改善移民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移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增强移民群众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区水务局副局长张云华说道。近年来,这片广袤乡土正悄然发生蝶变,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移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整体提升,大家正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齐头迈进。(供稿: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田米)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4
赵眸璇 嘉桦(图片由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提供)  岁末年终,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星星村迎来集体经济分红。今年12月初拿到月度督查重点清单后,新场乡纪委书记葛妤萱就到星星村督促村纪检小组长开展督查,确保村集体分红方案公平公正,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发展红利。  另一边,小凉山彝族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阿赫秀枝正向彝族妇女传授峨边小凉山彝族刺绣技艺,谈家风、话发展、说变化。这样的宣讲,今年已进行了30场。阿赫秀枝希望用活用好特色民族文化,带领乡亲们致富。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创新构建“三单三查”监督机制,形成县域“大监督”格局;巧用“六个一”工作法,切实推动监督、再监督链条形成闭环、落到基层;深入涵养廉洁家教家风,让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发挥监督作用,助推全县形成乡村振兴发展合力。  峨边的实践,如同繁星点点。近年来,乐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助力《推进小凉山彝区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3条重点工作措施》落地,把彝区振兴纳入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用监督力量推动彝区振兴各项工作举措下沉进一线、落实到基层、见效于终端。工作的落脚点,就是让小凉山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小学生们听廉洁故事、感受廉洁文化。监督下沉一线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今年,我们种植的高山蔬菜卖得很好,村集体经济估计能达到20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新场乡星星村纪检小组长王帮全说。  如今的星星村,道路阡陌交错,2米宽的产业路直通田间地头。“全村将近20公里产业路的修建费用是从村集体经济开支的,必须监督到位。”王帮全说,根据乡镇“派单”,监督更到位、更精准。  所谓“派单”,是“三单三查”监督机制的一环。在此机制下,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统筹形成县域“大监督”格局。“‘三单’,就是每个月由县级部门建立清单,自上而下派单,自下而上填单反馈;‘三查’则是自下而上,由村纪检小组长开展自查,乡镇纪委开展复查,县纪委监委开展抽查。”王帮全说。  此举可形成监督闭环,有效发挥基层监督力量,层层压实基层监督责任,形成监督内容明确、责任明晰的监督、再监督落实链条,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小凉山彝族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阿赫秀枝(右二)与绣娘们交流彝族刺绣技艺  针对镇村纪检干部监督检查能力不强、监督重点不明晰等共性问题,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探索创新“六个一”工作法,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  全县99个村(社区)被统筹划分为4片33个协作区,县纪检监察机关统筹片区监督力量,“派单”明确每月村级监督重点;“一体”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图”规范监督流程,实现基层监督标准化;“一卡”亮出群众身边的“纪检”,激活基层监督末梢;“一码”实现“码上举报”,擦亮基层监督“探头”;“一单”突出监督重点,基层监督更有针对性;“一账”月底整改对单销号,“回头看”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使村纪检小组长敢监督、会监督、能监督。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是两大支撑。围绕这两大支撑,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运营、资金使用、技术支持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反馈整改、跟踪问效,形成闭环管理,着力纠治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确保发展资金“用在刀刃上”。  “以前监督促进发展不知如何下手,有了‘六个一’工作法,监督方向和重点明确了,也更有章法了。”王帮全说。  比如,对村集体经济开支,如今的监督重点就非常明确:用于产业发展的开支,主要看项目是否回应群众关切、资金流向是否规范,是否发挥经济效益;分红和福利部分,主要看分配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落实到位。  星星村还设置了“积分超市”,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环境卫生等情况,每一项都有对应指标和分数,每个家庭可以根据积分在“积分超市”中进行商品兑换,积分越多,可兑换的商品越多。仅“五清”行动一项,每户每季度满分为50分,纪检小组长、村“两委”班子、乡包村小组成员等每季度组成联合工作队,分片区入户打分,同时,村纪检干部还会随机抽查打分情况,确保政策执行不走偏。星星村参照上年积分兑换情况与当年村集体收入,每年都会从集体经济中列支部分金额,为“积分超市”添置商品,让每户都享受到发展红利。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督查组下沉到田间地头,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涵养廉洁家教家风 文明新风入脑入心  “多了彝绣这门手艺,农闲时可以通过刺绣赚钱,一年最多能增收4万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近日在峨边新林镇举行的劳务品牌手绣制作工(彝绣)培训会开班仪式上,阿赫秀枝对在场的彝族妇女算了一笔账,鼓励大家用勤劳的双手,绣出幸福生活。  28岁的新林镇大香村村民阿社张美正在认真学习彝绣针法和配色要领,她家中父母已年迈,9岁的孩子需要陪伴,在家门口就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培训会上,近40名妇女身着彝族服饰,认真听讲。除了学彝绣,大家还学习党的惠民政策,交流传承彝族传统文化,听家教家风故事。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们,刺绣是一针一线缝好的,日子是一步一个脚印过好的。通过刺绣,我过上了好日子,亲手绣的‘廉洁花’也成了廉洁文化宣传作品。”阿赫秀枝表示,要身体力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绣好家乡变化、绣出幸福生活,用好彝绣载体,让家风家训代代相传。  阿赫秀枝翻山越岭、走村串寨,坚持传授彝族刺绣技艺,宣讲惠民政策和家风家训,仅今年就讲了近30场。以身边人身边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润物无声,让好家风“飞进寻常百姓家”。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开展入户走访,了解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  如今,峨边从事彝族手工刺绣的绣娘达3000余人、彝绣专卖店50家,彝绣产业收入达30万元。彝绣与廉洁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廉洁彝绣,让群众直观感受廉洁文化。  “邛莫阿谷文化少,夫妻俩外出打工,供孩子上学。如今,老二考上了研究生,孩子孝顺,父母住上好房子,房前屋后整洁一新……”新林镇瓦洛村村民邛莫阿谷的故事,被阿赫秀枝讲了一遍又一遍。今年,峨边中学参加高考的361名学生,专科上线率99.7%;本科上线95人,比去年增加18人。  家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深入涵养廉洁家教家风,是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的着力重点。今年初成功举办首届新时代乡贤家风家教模范风采展示荟,“桑梓贤达”模范、“勤政廉洁”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勤廉家教”模范等12位“乡贤”鲜活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持续开展廉洁家风进幼儿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受益群众达到5000余人。  “峨边文化地域特色鲜明,在涵养廉洁家教家风方面,还有很多‘宝藏’值得挖掘。”峨边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展一系列丰富有新意的活动,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为峨边建设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贡献力量。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堰)“油茶苗每行每排都要对齐,栽种株距是3米,行距是4米……”近日,笔者走进乐山市夹江县甘江镇青峰村油茶栽种基地,村民们正背着油茶苗在茶田里辛勤劳作,测行距、挖坑、植苗、回填……茶田空隙间多出的一列列油茶树,为当地群众开拓了一条增收致富路。村民在茶田里辛勤劳作  “今年甘江镇的油茶种植面积是1000亩,我们村种植了500亩,种植品种为叙龙1号、2号、3号,明年10月中旬就可挂果,第三年就有收益了,预计每亩产量在2000—3000斤。”青峰村副主任吴海波介绍,“我们村主要以茶园套种模式为主,油茶采果时间是10月中旬,正好是农闲时节,村民们采完茶就能接着采收油茶果。”  油茶是我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油茶树结果后,除了可以榨取食用油,还可以用来制作护肤品、洗洁精、肥皂等。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6月,夹江县自然资源局经过前期筹备,确定了油茶造林地块及种苗来源。为消除村民顾虑,还指派专人到现场给大家讲解油茶种植间距和水肥管理等技术要领,同时由县国资公司先期垫资购苗,确保采购苗木全部为省上指定的保障性苗圃育苗。  “今年 6 月,我们制发《夹江县2023年油茶造林工作实施方案》,为使方案更具一致性、指导性和实用性,11月初,按照省林草局相关管理办法及验收要求,对实施模式、补助标准、造林技术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目的就是要把油茶产业打造成群众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该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邓晖说。  下一步,夹江县将以稳步提升茶油供给能力为目标,以“适地适树、良种良法,集中集约、规模发展,市场主体、政策引导”为基本原则,以优化区域布局、全面推广良种壮苗、有序拓展种植规模、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油茶种植提质扩面、稳产高产,让茶叶和油茶释放出更大的生态红利。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8
“我挖的这一株净重就有3两哦,估算这一片地至少收获400多斤!”近日,在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五马村天麻试种基地,致富能手阿罗伍林和阿妈手捧着丰收的天麻抑制不住喜悦与激动。阿罗伍林先后到湖北、云南考察天麻种植项目,通过自学摸索种植经验,在大风顶高山区实现天麻成功种植, 成为村里致富能手。他结合当前市场,分析五马村土壤、气候,向村委会提出在低海拔林区种植天麻的设想。为持续增强五马村造血功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和全村共同富裕,国网乐山供电公司派驻五马村第一书记王华唱起了天麻试种的主角。2022年,王华积极向乐山供电公司申请了3.2万元国网阳光扶贫捐赠项目,支持阿罗伍林在低山区试种天麻。为了做好试种天麻的环境适应,王华和阿罗伍林搭建了遮阳网,培造了有机营养土,建设了喷淋管网,培养菌床到菌材伴栽,首批天麻完成播种。从种子萌发到防冻、防旱、防涝,季节变换的每一关键环节,两人都一同驻守基地,还带着村里一帮年轻人一同查苗情、观温度、察湿度、学技术,既促进试种天麻健康发育成长,又通过培育试种全过程让大家专技术、长见识、学本领。“王书记是把干工作的好手,彝家农事样样都熟,他抓的天麻种植让大家学到了技术,增长了见识,还开阔了眼见。今天我们采挖天麻就开始销售,今年价格喜人,试种这一片将给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万余元。”村支部书记吉克罗布谈到王华,眼里总是掩饰不住欢喜。“我们引种的高山天麻药用、食用价值都很高,是我们彝家乡亲们今后充分利用林区种植的高效经济作物,我们将采取‘集体+农户’模式继续抓好天麻种植,带领五马村群众走上致富路。”手捧着丰收的喜悦,王华信心满满。(供稿:国网乐山供电公司 曹雪虹、刘若明)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6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罗敏  “罗大爷,您没看完的书我给您找出来了。热水倒好放在您手边,有什么需要您再叫我。”“谢谢小李,你快去忙!”这段对话发生在11月28日,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幸福邻里中心。身为本村人的工作人员李东翼一早就位,开始为乡亲们提供帮助。  今年年初,作为当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要部分,东风村幸福邻里中心正式运营了。李东翼就这样在家门口上了岗。白天,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工作,她和同事们主要接待村里的老人儿童。  李东翼很牵挂村里一个学龄前孩子小车(化名)——他的父母在省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邻里中心运营后,这个有着宽敞明亮大厅和五颜六色绘本的地方,成了小车的“秘密基地”,温柔和气的李东翼成了他的“好朋友”,一直陪伴他到上小学一年级。  或许在他人看来,李东翼每天都是处理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但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乡亲父老的笑容,这个90后女孩儿觉得值得。  被这个和美乡村“暖”到的,不仅仅是这里的村民,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  “朋友们,开着房车出行,一路上不一定都有适合停靠休息的地方。但这个秋天我在四川邂逅了一个‘善待’房车的村落,它就是乐山市东风村,停车免费,用水、用电都很便利。”今年9月,著名旅游博主“车城老汉”发布了一条旅游视频,把东风村好好地夸了一番。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跟随着“车城老汉”的镜头,6.6万粉丝看到了东风村一亩亩整齐的现代化农田一望无际,这一季泽泻收了,又将种下水稻;一幢幢蓝白相间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2.7公里环形绿化路和4公里生产便道向远处延伸,到处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鸟语花香、繁荣和谐景象。  “你要是夏天来,还能看到大片蓝花楹盛开,唯美而壮观。”镜头外,东风村党支部书记肖国贵介绍,村子除了划分出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药轮作产业区和生态休闲观光区,还引进苗木产业打造了蓝花楹、桢楠种植区。2022年,该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  肖国贵说,下一步将依托幸福邻里中心,继续优化丰富服务功能,提升服务邻里乡亲能力,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钟怡 王雷雨)初冬,正是中药材当归成熟收获的时节,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长坪村在今年试种的40亩当归迎来了丰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又一条增收新路子。  11月29日,笔者来到长坪村,远远便看到村民们正在当归地里忙着采收,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村民采收当归  “最近几天在这里采收当归,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工资,我自己今年也试种了一亩,行情还可以,明年想多种一点!”长坪村村民吴冬梅乐呵呵地说。  当归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虽然种植技术难度较大,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正是看到种植当归的好前景,长坪村村民肖洪强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当归产业。  “今年3月,全村试种了40余亩甜当归。从这几天的采收情况估算,亩产量达到了6000斤。”肖洪强介绍,甜当归味甜、药味浓、无麻味,虽然药效稍弱于药当归,但非常适合用作药膳的辅材。此外,得益于长坪村高海拔、土壤含沙量大、湿润多雨等特点,种植出的当归不仅品质好,并且产量高,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  肖洪强说,目前,这40余亩当归已经被多家药材收购商预订一空,待采收完毕后就将装车发往各大药材交易市场。按照今年1.5元一斤的市场收购价,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45万元。  “下一步,我准备向更多村民推广当归种植技术,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还将利用当归采收完毕后的‘空窗期’种植油菜,实现‘一田两用’,带领乡亲们走出增收新路子。”谈到接下来的打算,肖洪强信心十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5
(李丽)12月1日—3日,以“烟火乐山 巡礼绍兴”为主题的2023“天府乡村 走进绍兴”商贸交流活动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举行。本次活动,乐山市市中区、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井研县等38户企业(商家)携质优品良的各类农特产品到绍兴,为当地市民献上了高山茶、富硒大米、乌金猪肉、绿壳蛋鸡、乌天麻、野山菌、山珍笋等优质特产。其中,赵鸭子甜皮鸭、吉太太卤味、嘉州钟鸭子、萍孃食品等乐山网红美食代表商家也亮相绍兴世茂广场,现场制作、售卖,为越城区人民带去最正宗的“乐山味道”,献上一场好看、好吃、好玩的购物盛宴。活动现场据了解, 2023“天府乡村·走进绍兴”商贸交流活动除携乐山的“天府乡村”品牌、“乐山味·乐山造”品牌和“越嘉有味”品牌优质农特产品亮相绍兴外,还特别组织绍兴当地24家采购企业到活动现场,参观展商展品,并进行采购意向和订单的洽谈,活动促成绍乐两地多家企业的达成合作共识,签约金额达到上1822万元,意向性采购达1亿元。回望过去,绍乐携手共进,东西消费协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乐山积极打造“越嘉有味”公共品牌、推动“两地仓”建设,定期举办乐山市农产品生产企业、专合组织与绍兴市商贸流通企业的专题农商对接会、商贸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乐山特色农产品向东销售竞争力,尤其是“三县一区”质优品良的茶叶、竹笋、魔芋、乌天麻、乌金猪腊肉制品,正逐步走向东部市场,实现消费帮扶超5亿元。展望未来,绍乐信心满怀,东西部协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绍兴与乐山加深合作、深化友谊的重要举措。乐山将持续加强消费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利用好东部庞大的消费市场、畅通的外销渠道以及活跃的民营经济,通过与绍兴共建原料供应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方式,加大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共同的发展胜势,促进多方互利共赢。活动现场乐山欢迎绍兴市民前来关注、了解乐山特色美食,订购“乐山味乐山造”好物良品,也期待借助本次商贸交流活动的赋能,加大延伸“乐山造”相关产业的配套合作、促进创新市场营销,以提升乐山特产的推广销售渠道。接下来,绍乐两地将继续深化消费协作,利用东部庞大的消费市场、活跃的民营经济,加大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声势,促进双方互利共赢。乐山市也将不断挖掘美食文化和创新亮点,着力提升乐山作为“特色美食地标城市”的影响力,持续擦亮“乐山味道”金字招牌。(乐山商务局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4
(冯丹远 钟怡 记者 蒋培路)今年10月,乐山市沙湾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目前企业生产已踏上正轨,正向着年产7000吨泡椒竹笋的目标迈进。人工分拣现场日前,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的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50余名工人正穿戴着整洁的工作衣帽、口罩,抓紧时间赶制泡椒竹笋,每个生产环节都井井有条、干净卫生。“目前我们的各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入运行,每天能够生产2吨左右的泡椒竹笋。”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说,由于年底用工紧缺,目前企业还未达到满负荷生产,预计满产后的日产量能达到20吨。据了解,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笋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企业总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面积23亩,拥有预蒸煮、巴氏杀菌、内外包装等5条生产线,现已与国内多个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产品供销联系。“今年我们的竹笋收购价大概在7元1斤,经过深加工后的成品泡椒竹笋能够卖到11至12元1斤,还是有不错的利润空间。”马建介绍,企业实行的是订单式生产,产品原料主要采用大竹笋和罗汉笋,除了收购沙湾本地的竹笋之外,还会大量采购马边、峨边以及云南昭通等地区的竹笋,未来每年的采购量可达7000吨以上,对于各地竹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此外,由于企业是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因此还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下一步,企业还将增加多条生产线,加工泡椒土豆片、泡椒藕片等熟食蔬菜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文中图片来自沙湾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1
今年来,犍为县清溪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完善制度为保障、服务群众为根本,创新推出精准化、精细化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一厅”共享,开创便民服务“新空间”。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成果共享,以和美乡村样板打造为契机,利用原踏水村闲置阵地打造“茉莉会客厅”公共服务站,设“花工休憩室”“农具补给室”“农技培训站”“茉莉名人堂”等9个功能区约500平米,为周边农户和茉莉花采摘工人提供休憩补给、农资购买、志愿代办等服务,兼具技术培训、承办会议、乡村文化展示等功能。目前,会客厅全面落成,备齐农技、种养等各类书籍500余册,收集掌握周边2000余花农信息,着力打造“服务在驿站、有事立刻办”的家门口“会客厅”,真正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 “双超”共建,扩宽群众参与“新路径”。创新开设“解纷超市”“积分超市”,双超配合运行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激发群众自治热情。积分超市以政法系统文明积分管理为依托,通过“量化指标”兑换物质奖励,号召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目前16个村(社区)已实现积分管理全覆盖,党员参与率超90%;“解纷超市”践行1个核心组织+2项运行机制+3股中坚力量的调解思路,以镇党委-村党组织牵头为调解核心组织架构,创新“分类调处、多方联动”机制,将解纷事项划分为邻里纠纷、劳动争议、土地属权等类型。目前,已整合吸收离退休人员、综治办专干、法律顾问3股主要力量200余人,本月解决矛盾纠纷4起,初步实现功能职责“菜单化”、群众诉求“点单式”。 “三治”共融,构建乡村共治“新气象”。以自治为先导,成立乡风文明监督小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村民拆围增花增绿,目前已统一灌引村、洛江村2公里村道沿线风貌,因地制宜完成112户农房院落改造,引导3户居民发展特色种植、特色休闲旅游等庭院经济;以法治为保障,聘请“茉莉法官”围绕土地流转、花市交易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进花田”等普法宣传活动2次;以德治为支撑,结合“洁白茉莉”廉洁文化、“末利”故事、“沉犀节孝坊”精神传承等本土文化对环线14个墙面点位进行美化绘制,挂牌选树“最美庭院”“和美之家”“产业能人”各5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供稿:犍为县清溪镇 向雨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30
(记者 王晋朝)11月20日,乐山市犍为县舞雩镇观音寺社区党支部书记鲁杨带着两床厚棉被敲开了社区一居民的房门。  “这是这个月第三次上门了。”鲁杨介绍,该居民系残障人士,其女儿也有智力残疾,一家全靠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近来,社区为这家人添置了御寒物资。“作为‘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的定点帮扶对象,我们一直关注着这家人。”  乐山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田晓华介绍,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乐山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深化“嘉里人关爱”——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简称“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把帮助送到群众身边。重点关注“一老一小”  11月21日11时,乐山峨眉山市绥山镇红华苑社区居民杨喜迎收到了志愿者从社区“长者食堂”送来的午餐。“多亏有他们送饭菜。”这位住在五楼、上下楼有困难的独居老人说。  红华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先梅介绍,为解决辖区内老年人就餐难问题,社区年前就建起了“长者食堂”;其后,又成立了“一顿饭陪伴”志愿队——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陪伴老人拉家常。  “把切实的帮助送到身边。”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游全说,红华苑社区的实践正是当下乐山深化“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的缩影:结合主题教育要求,乐山自9月以来,对“五类重点人员”情况进行再次摸排,目前关注重点是“一老一小”两大群体。  如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乐山将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下沉到社区,以社区为单元,对留守儿童及其他缺乏陪伴、家庭情况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给予特别关注,让相关帮助“常态化”。  又如老人就餐,目前,乐山全市已设有4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以送餐等形式改善老人就餐情况。形成全覆盖“关爱网”  “这两年都不用出去打工了!”11月17日,谈起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居民刘富水很高兴——他在金口河区境内的沙坪一级水电站项目建设工地就近就业。  “要解燃眉之急,更要为困难群众提供长期有效的生活保障。”田晓华介绍,随着乐山对“五类重点人员”再次摸排,当地也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进行归因——若就近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可从根源上减少相关问题发生。  为此,乐山在实施“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中,通过“企地共建共促”等方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机会——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为6688名返乡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田晓华说,围绕“五类重点人员”在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急难愁盼问题,乐山形成了一张全覆盖的“关爱网”。  目前,乐山市委党建办牵头,将全市数十个部门囊括其中,并通过下发相关帮扶清单等形式,有效整合各级各部门帮扶力量。  乐山还围绕就学、就业、医疗等各领域,推出乐学爱“嘉”、健康“嘉”人、法惠“嘉”里人等“嘉里人关爱”子品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3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