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通江:枳壳树 家门前的“绿色银行”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8-22

1.jpg

刚摘下的枳壳

   (四川农村日报 张敏)又是一年枳壳丰收季。近期,通江县青浴乡姜家坝村的村民趁着晴好天气,都忙着采摘、切片、晾晒、装袋。
   在姜家坝村,公路两旁、房前屋后、荒坡荒地,又大又圆的枳壳青果压弯了树枝。“我种了1200余株枳壳树,今年投产的有800余株,产量在5吨以上,按市场价两元钱一斤计算,可收入2万多元。”贫困户王荣先去年被县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喜滋滋地说:“枳壳树成了自家门前的‘绿色银行’,等全部投产后,枳壳树就成了我的‘养老树’”。
   姜家坝村种植枳壳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王荣先9岁时就跟着爷爷一起栽种了10多棵枳壳树,但当时销路窄,枳壳树也疏于管理。
   去年,青浴乡党委、政府通过实地调研,积极引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将枳壳作为“一乡一业”特色产业,积极发动群众种植的同时,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贫困户”的模式,不断增加投入,做大做强枳壳产业。
   “合作社进行统一的培训指导和技术管理,并对产品进行保底价收购,确保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同时降低市场风险,提高村民的积极性。现在全村已有131户加入合作社。”金地洋合作社理事长王毅说。
   “今年全村可收枳壳600余吨,实现产值千万余元,人均增收千元以上。其中,11户精准贫困户每户收入两万元以上,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计划年底再扩大种植规模,新栽种枳壳1000亩。”姜家坝村支部书记张华英介绍。
   据了解,通江县青浴乡党委、政府已与广东省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四川通江千方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创川东北药材基地“枳壳之乡”帮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投资方预计投资5000万元,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的方式,在青浴全乡打造1万亩枳壳种植基地。
   青浴乡党委书记马通介绍,该乡确立了“产业兴乡,生态富乡”的绿色崛起之路发展目标。目前全乡已有枳壳树8万余株,计划新育幼苗20万株,力争到2018年全乡产量达到3000吨,让枳壳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 “生态树”“摇钱树”“养老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