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宜宾翠屏有梦想 争创全国五星级粮油示范园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3-05-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艺 袁宇君 吴东方
  5月20日,在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渔乡村,宜宾亿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莫民炳背着手,气定神闲地漫步田地。
  “几个星期前,莫大哥可没有这么淡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晓艺“揭露”道。那个时候和很多种植户一样,眼看着水稻播种季节越来越近,水田却因缺水不易播种,莫民炳也曾急得整夜睡不着。
  5月中旬,该所和翠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给莫民炳“支了一招”——水稻旱田直播技术,在暂时缺水不能移栽水稻的田块,抢在降雨前将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整备好的田间地头,待有自然降水之后,就可自然萌发。两周前一场雨后,莫民炳播下的稻种已经破口生根。
  这是莫民炳“气定神闲”的“底气”,也是翠屏区科学种田,助农业生产、保农民收入的生动举措。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翠屏区同样也是丘陵地区产粮大县代表。“天府粮仓与我们的担当·一线调查”第三站,我们选择来到这里,看当地怎样书写稳粮强农答卷。

未命名-1.jpg

宜宾市翠屏区北域粮油现代化农业园区一景。 翠屏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选良种用良法

粮田科技含量高
  走进翠屏区高桥村,一块面积不大却格外整齐的稻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若干色彩鲜艳的标示牌标志着水稻的身份:它们是2022 年四川省第七届“稻香杯”优质稻米评选比赛的优胜水稻品种。
  翠屏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伍燕翔蹬上田坎,如数家珍:“去年,‘稻香杯’55个入围水稻品种曾在这里打擂,比赛田间表现和适应性。今年,中心选出适宜川南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示范栽种……”放眼全村2000亩水田,都在安农有渔专合社统一运营下,种上了“品香优秱珍”等优质品种。
  不仅如此,有心的外地种植户,也自行前来查看“稻香杯”品种长势,默默在心里记下来年准备种植的“心仪”品种。“可见‘良种’概念,在翠屏早已深入人心。”伍燕翔感慨地说。
  好马配好鞍,良种需良技。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翠屏区强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依托农技员推广栽培技术、防灾减灾集成配套应用,引进推广适宜的机插(播)、机防、机收和机烘等农业机械,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现代化种养设施,建设粮食集约化育苗中心,发展设施农业。
  “去年,翠屏区辖区各市、区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100%,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4%以上。”伍燕翔告诉记者。
  不止是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集中育秧,田间作物宽窄行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全区全覆盖推进,大豆玉米(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稻鱼综合种养、粮经复合种植模式等高效种植养殖模式也全面铺开。  

头季稻+再生稻

努力冲刺“吨粮田”
  “我家30亩水稻移栽下去有20多天了,目前长势挺好!”顺着蜿蜒水泥路,跟着李端镇其林村水稻种植户涂仁贵,记者走进了该村以1790亩优质水稻种植为主要产业的全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村、全区再生稻核心示范点。
  通过涂仁贵带着浓重川南乡音的朴实介绍,记者了解到当地处于低山丘陵地带、由于排灌条件偏弱,冬季缺水,很多稻田夏季收割后就蓄水越冬,以确保来年栽插。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孕穗,进而抽穗成熟的再生稻,是农户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智慧实践。
  在这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翠屏区开展院地合作。涂仁贵的30亩水田,在专家团队建议下,换上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水平的水稻品种“ 德优4727”“宜香优2115”。乡亲们也用上了以前没听说过的“冬水田底肥一道清”、宽窄行栽培、增施粒芽肥、看芽收割等高效集成技术,其林村粮食种植科技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涂仁贵算了一笔细账:去年他的30亩稻田,头季稻亩产达700公斤,再生稻亩产达200公斤,每亩比种一季稻多收近600元。加上玉米、大豆等粮食,他今年收入预计达到10万元。
  翠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家豪告诉记者,去年,其林村头季水稻单产611.82公斤,较全区水稻平均单产高84.82公斤,单产水平较全区高16.09%。头季稻+再生稻亩产达865.72公斤,较传统种植模式增产153.72公斤,全村增收稻谷275.16吨。
  “除李端镇外,我们还在李庄、牟坪、白花等镇优化生产技术、扩大种植面积、提升示范效果,争创更多‘吨粮田’。今年,我们创新生产模式,在李端镇其林村集成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稻田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探索‘优质生态水稻+稻田生态鱼’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争取粮食产量达到‘吨粮田’水平,亩产值达5000元以上,增产又增收。”张家豪告诉记者。

生产+加工+服务

着力全链融合升值
  在翠屏区白花镇北域粮油现代化农业园区的育秧中心,农技人正紧张有序地开展高粱集中育秧。
  去年,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向该镇下了2万亩高粱订单,全镇21个村6671户,户均增收1500元,极大调动了种植热情。今年,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继续向该镇下了2万亩高粱订单。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当地育秧中心采用了现代育苗技术。
  “科技调控温、湿、光、水,育苗周期缩短1周以上,出苗的整齐度和品质也得到提高。”育秧中心负责人、翠屏区玺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徐志鹏介绍,除了育秧中心,为北域粮油现代化农业园区粮食生产提供“耕、种、管、收、烘”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的秸秆利用中心、农机中心、烘干仓储中心也已全面投用。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桥接,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区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李小玲说。对于园区的发展,翠屏区委、区政府考虑得长远——“要高标准打造宜宾最大的粮食安全堡垒,争创全国五星级粮油示范园区。”
  在翠屏,除了北域、南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等发挥作用外,金秋湖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宜宾市绿色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不断助力擦亮“宜宾早茶”金字招牌;“如意原乡·三村(高桥村、安石村、双桥村)联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双谊镇万亩现代竹产业基地等建设,也正促进农业生产 、加 工 、服务等相互融合,激发产业链、价值链升级。
  “当前,我们注重全链融合升值,正加快建设安垦粮食深加工、金秋湖茶叶交易市场等项目,力争新签约现代农业项目20个、总投资15亿元以上,带动‘5+2’特色农业综合产值突破420亿元。”翠屏区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祝科表示。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